一、病原学诊断
2025年10月13日
一、病原学诊断
(一)病毒的分离培养
牛白血病病毒是一种外源性反转录病毒,在结构和功能上与人T 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有亲缘关系。感染病样在体外与淋巴细胞及一种指示细胞系共同培养时,经促细胞分裂素刺激,会产生感染性病毒。病毒分离鉴定是诊断牛白血病最基础的方法,但牛白血病病毒分离鉴定费时费力,一般需3~4 d。
(二)电子显微镜检测
将牛白血病病毒感染牛的淋巴细胞在37℃条件下培养48~72 h,制作超薄的切片标本,在电镜下观察,可见在细胞质的空泡内和细胞膜上有游离的及正在出芽病毒的颗粒。
(三)动物试验
通过接种易感动物来判定是否感染牛白血病。一般将病牛的血液或经处理的病料腹腔注射绵羊,可在2~3 周出现血清阳转,在6 周后检测特异性抗体作感染判断。接毒绵羊不出现持久性淋巴细胞增多症,但肿瘤发生率较高且出现较早。
(四)抗原检测
牛白血病病毒的细胞培养物可通过ELISA、琼脂免疫扩散试验等方法检测P24 抗原和gp51 抗原以检测牛白血病病毒。
(五)分子诊断技术
目前,牛白血病病毒的分子诊断技术常用的有PCR、套式PCR 和荧光定量PCR 方法。通常针对病毒基因组gag、pol 和env 区设计引物。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推荐的套式PCR 方法是以env 基因、编码gp51 的区域设计的引物为基础,这个基因高度保守,而且基因和抗原通常存在于所有感染动物并贯穿整个感染过程,很多PCR 方法的建立都是针对该段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