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点及培养特性

二、形态特点及培养特性

(一)形态特点

多杀性巴氏杆菌是一种两端钝圆、中央微突的短杆菌或球杆菌,长0.6~2.5 μm,宽0.25~0.6 μm,常单个存在,较少成对或呈短链,革兰氏染色阴性,不形成芽孢,无鞭毛,不运动,有荚膜。病料组织或体液制成的涂片用瑞氏染色、吉姆萨染色或美蓝染色后镜检,可见两极深染的短杆菌,但陈旧或多次继代的培养物两极染色不明显。

(二)培养特性

本菌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生长最适温度为37℃,pH 7.2~7.4。在普通培养基中加蛋白胨、酪蛋白水解物、血液、血清或微量血红蛋白可促进其生长。在血清琼脂上生成淡灰白色、露珠状小菌落,边缘整齐,表面光滑。血液琼脂平板上可生长成湿润的水滴样小菌落,周围不溶血。本菌在琼脂上生长的菌落可分为黏液型(M 型)、光滑型(S 型)、粗糙型(R 型)3 类,其中R 型菌落的菌株无荚膜,而S、M 型菌落有荚膜。

(三)生化特性

本菌可分解葡萄糖、蔗糖、果糖、甘露糖和半乳糖,产酸不产气。多数菌株可发酵甘露醇,不发酵乳糖、鼠李糖、水杨苷、肌醇、菊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