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原学诊断

一、病原学诊断

(一)病毒分离鉴定

常规诊断不必采用病原分离鉴定,因感染动物终身带毒,可根据抗体检测确诊。但因感染动物血清阳转较慢,感染初期可能呈血清学阴性,需要通过病原分离鉴定加以诊断。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在原代或传代山羊滑膜细胞(传代次数少于15 代)上增殖,经15~20 h 即能检出病毒,96 h 达增殖高峰,7~10 d 出现细胞病变。细胞病变特征为高度空泡化,或出现巨大的合胞体,或出现树枝状、能折光的星状细胞。一旦出现细胞病变,进行飞片培养、固定,然后采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间接免疫过氧化物酶试验等方法检测固定的病毒抗原。此外可离心收集感染的细胞单层,用透射电镜观察是否有慢病毒颗粒存在。

(二)分子诊断技术

目前,PCR 技术是应用最广泛的检测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直接对来自于山羊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乳汁细胞、滑膜液细胞中的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核酸进行检测,并可以检测血清抗体阴性动物的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感染情况。该病毒基因组中的p25 基因及pol 基因3’末端遗传精确性最高,常被用作病毒核酸检测的目标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