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成虫检查

二、成虫检查

从犬体内分离鉴定棘球绦虫成虫非常必要,是监测棘球病区域流行的重要手段。由于对粪便的检查不能区分棘球属和带属的绦虫虫卵,屠宰被检犬后,需尽快取出小肠,并结扎两端。若病料不能冷冻或用福尔马林固定,要迅速检查,否则虫体会在24 h 内崩解。将新鲜小肠剪成数段,立即浸泡于37℃生理盐水中进行检查,借助放大镜可看到肠壁上粘附的成虫,并计数。为精确计数,将未固定的小肠截成4 段或6 段,沿纵轴剪开,浸于37℃生理盐水30 min,使虫体脱落,同时用刮舌板刮肠壁。全部材料煮沸,用筛除去颗粒,冲洗下来的内容物和碎屑置于黑底托盘,用放大镜和体视显微镜进行虫体计数。一般可在小肠的前1/3 段发现细粒棘球绦虫成虫,多房棘球绦虫成虫一般寄生在小肠中部或后部。

(一)剖检法

是终末宿主多房棘球绦虫诊断最可靠的方法,也是调查本病群体流行情况和判定荷虫量的最佳及最廉价的方法。

(二)沉淀计数法

与其他检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相比,此法被认为是金标准。依据上述剖检法,将全部沉淀物混合,抽取少量沉淀物放置于盘底画有小方格的长方形塑料盘中,在120 倍解剖显微镜下寻找虫体和计数。假如荷虫总量在100 条以内,全部计数。超过100 条,按比例抽样计数,计算总荷虫量。

(三)抽检黏膜刮取法

将终末宿主小肠纵向切开,用载玻片插入黏膜深处刮取黏膜物,选3 个刮取部位,分别为小肠前端、中部和后段,每个部位刮5 个点,共15 个点。并将刮取物放置于干净的载玻片上,覆盖另一张干净的载玻片,挤压,用120倍体视显微镜检查成虫。

(四)槟榔碱下泻法

让犬服用导泻药(最常用槟榔碱),可使小肠内容物排空,在排泄的粪便中检查有无棘球绦虫或其他绦虫。该法已普遍应用于家犬和牧犬感染棘球绦虫成虫的检查和监测。犬在口灌喂槟榔碱后出现2 个过程:首先是排出成形的粪便,随后排出黏液。将黏液样品(4 mL)用自来水稀释(100 mL),并盖上一薄层煤油或石蜡(约1 mL),煮沸5 min。静置后弃去上清液,用生理盐水或自来水反复冲洗沉淀物,直至上清液中大部分絮状物被除去。然后将沉淀物缓慢倒入带黑底的搪瓷盘中,加适量生理盐水或自来水,检查虫体。但由于15%~25%的犬用本方法不能有效下泻或有效排出虫体,因此该法的敏感性偏低,但特异性为100%。第一次下泻后,犬可能继续排出成虫、节片和虫卵,因此泻后要继续将犬拴在检查点2 h。此法的检查工作结束后,一定要对犬的拴置区和检查操作区用煤油或喷灯焚烧,进行环境灭卵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