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一)概述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是一种广泛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的急性炎症性脱髓鞘疾病,通常发生在感染、出疹或疫苗接种后,故又被称为感染后、出疹后、疫苗接种后脑脊髓炎,主要病理特点为多灶性或弥漫性脱髓鞘。急性出血性白质脑炎(AHLE)被认为是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暴发型,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较高。
本病好发于儿童及青壮年,散发病例多见,四季均可发病,男女发病率差异不大。
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感染、疫苗接种或某些药物所引起的免疫反应有关。
常用检查项目有血常规、血沉、脑脊液、脑电图、肌电图CT检查、MRI检查等。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治疗早期使用肾上腺皮质甾体,抑制炎症脱髓鞘,减轻脑和脊髓的充血和水肿,保护血-脑脊液屏障。无效者考虑使用血浆置换和免疫球蛋白。部分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
急性播散性脊髓炎预后大多数患者可明显恢复,预后与发病诱因及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部分患者遗留有功能障碍。急性出血性白质脑炎死亡率高。
(二)临床表现
ADEM多发生在病毒感染后的2天到4周,少数发生在疫苗接种后,部分患者病前无诱因。临床上患者表现为多灶性神经功能异常,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广泛受累,可出现单侧或双侧锥体束征,急性偏瘫,共济失调,脑神经麻痹,视神经炎,癫痫,脊髓受累,偏身感觉障碍,言语障碍,并且多伴有意识障碍;发热和脑膜刺激征亦常见。
(三)护理诊断
1.急性意识障碍
与大脑功能受损有关。
2.体温过高
与感染、免疫反应等有关。
3.低效性呼吸型态
与呼吸肌麻痹有关。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脊髓受累所致瘫痪有关。
5.躯体活动障碍
与脊髓受累所致瘫痪有关。
(四)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生活护理:急性期指导患者卧床休息,保持病室安静。满足患者的生理需要,做好各项清洁卫生工作,如皮肤的护理、头发的护理、口腔护理、会阴护理等。
(2)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保证水分的摄入。患者不能经口进食时,给予肠外营养或留置胃管,并做好相关护理工作。
(3)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并详细记录。出现病情变化时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
2.发热的护理
(1)针对病因进行药物治疗。
(2)物理降温:给予乙醇、温水擦浴等,局部使用冰帽、冰袋、冰槽等降温,小心谨慎,防止冻伤发生。
(3)适量增加液体摄入。
(4)注意保暖。
(5)监测体温。
3.用药护理
(1)使用肾上腺皮质甾体药物时,早期、足量、短程、合理使用,注意观察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2)使用免疫抑制剂时易出现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用药期间需严密观察,监测血常规及肝肾功能。
(3)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4.心理护理
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关心体贴患者,树立信心,取得患者的信任与配合。
5.安全护理
(1)意识障碍或躯体移动障碍的患者给予床挡保护。
(2)患者出现痫性发作时要尽快控制发作,遵医嘱正确用药,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生命功能,预防外伤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6.呼吸肌麻痹的护理
给予持续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勤翻身、叩背,及时清理口鼻分泌物,鼓励患者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出现呼吸困难、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或血气分析指标改变时要及时报告医生,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机械通气,根据患者的病情实施面罩吸氧、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措施。
7.循证护理
急性脊髓炎发病急,病变水平以下的运动、感觉神经功能障碍,多伴有多种并发症。尤其以颈段性和上升性脊髓炎危害更严重,威胁青壮年的健康和生存质量。通过对29例急性脊髓炎患者的病情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并积极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能使并发症的发生明显降低,并提高抢救成功率。结论证明进行针对性的观察病情及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在积极预防并发症,降低致残率、病死率,提高疗效,减轻疾病所致痛苦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陈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