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肘关节脱位

三、肘关节脱位

肘关节脱位,系指肱骨滑车和尺骨鹰嘴及桡骨小头组成的关节发生的分离移位。又称手臂出臼、手睁骨出、曲脉骱出、肘骨出臼、臂骱落下等。本病临床最常见,约占全身各大关节脱位的1/2,任何年龄均可发生。根据肘关节脱位情况,临床上可分为肘关节后脱位、肘关节前脱位、肘外侧脱位、肘内侧脱位、肘关节分离脱位、陈旧性肘关节后脱位及肱尺关节半脱位。

(一)病因病理

1.直接暴力

多因打击或冲撞等外力直接作用于肘关节而引起。暴力直接作用于尺骨鹰嘴处,使其向顺作用力方向脱出,造成肘关节该方向的脱位,而出现相应的症状,临床较少见。

2.间接暴力

患者跌倒,前臂旋后位掌心着地,肘关节过伸位。过伸暴力撕断喙突上的部分肱前肌及关节囊前壁,迫使肱骨下端滑车关节面与尺骨鹰嘴关节面分离,并继续向前移位,终至跳过喙突,尺骨鹰嘴突后移位,造成肘关节后脱位。由于暴力方向不同,有时还可出现尺骨鹰嘴向前、内、外侧方向的移位或暴力迫使上尺桡关节分离而使尺骨鹰嘴和桡骨小头分别向内侧和外侧或向前、后发生移位而致暴烈型肘关节脱位。

(二)辨证施治

1.肘关节后脱位

有典型的肘关节伸直、手掌撑地的外伤史。患肘关节肿胀、疼痛、功能活动障碍,肘关节前侧可摸到肱骨下端,尺骨鹰嘴后突,肘后部空虚,呈“靴状”畸形,肘后三角关系改变,前臂前面明显缩短。

1)手法整复。

(1)牵拉屈肘法:患者坐位,一助手双手握持患肢上臂,另一助手握持患肢腕部,做对抗牵引,术者双手握持患肘,以双拇指顶定尺骨鹰嘴,余四指环抱于肱骨下端前侧,双拇·指向前下方用力推压,余四指向后上方用力端托,持续加大牵引力下,当听到或触到关节复位弹响感觉时,使肘关节逐渐屈曲至90°~45°,复位即可成功。

(2)膝顶牵拉法:患者坐位。术者位于伤侧前面,一手握其前臂,一手握住腕部,同时用膝顶在患肢肘窝内,沿前臂纵轴方向用力拔伸,当有入臼感后,逐渐屈肘,伤肢手指可触及同侧肩部,即为复位成功。

(3)足踏复位法:患者仰卧,患肩外展90°,屈肘位于90°,术者位于患侧床上,面向患者头部,用两手握患肢腕部准备向上拔伸。用一足跟踏在胸前的肱骨下端,准备向下蹬,手提足蹬同时用力,即可使肘关节复位。

2)固定方法:肘关节脱位整复后,用三角巾悬吊前臂或肘后石膏托固定于屈肘90°~135°位7~10 d。

2.肘关节前脱位

患者有强力牵拉旋转外伤史,肘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功能障碍,肘关节过伸、屈曲受限,肘前隆起,可触及脱出的尺桡骨上端、前臂前面较健侧显长。

(1)手法整复:患者仰卧位,肩外展位于90°,一助手固定患肢上臂,一助手握患肢腕部,顺势拔伸牵引,有时在牵引中即可复位,如不能复位,术者用两手拇指由肘前顶在脱出的尺、桡骨上端、向下向后推之,余指由肘后托住肱骨下端向上向前提之,即可复位。

(2)固定方法:对无骨折脱位,复位后屈肘90°,用三角巾托起前臂悬吊于胸前位。若并发鹰嘴突骨折时,先将肘关节固定伸直成屈曲20°,在鹰嘴突上方加垫予以外固定,3周后可逐渐屈肘至90°,再固定2周。

3.肘关节外侧脱位

患者有明显肘外翻应力外伤史。局部疼痛、肿胀、功能活动障碍,前臂与肱骨纵轴线的关系改变,前臂向外移位,前臂旋前时见肱骨内髁明显突出,尺骨鹰嘴位于外踝外侧,桡骨头突出。

(1)手法整复:助手固定患肢上臂,术者一手握持腕部,使肘部近于完全伸直后,另一手右尺骨上端向内加压,前臂旋后,将外侧脱位变成肘后脱位,再按整复肘关节后脱位的牵引屈肘法,则很容易复位。

(2)固定方法:小夹板及石膏托固定,用颈腕带悬吊上肢3周后去掉固定,用三角巾悬吊。

4.肘关节内侧脱位

患者有明显肘内翻位应力的外伤史。局部疼痛、肿胀、功能活动障碍,前臂与肱骨纵轴线的关系改变,前臂向内侧移位,前臂旋后时肱骨外踝明显突出,鹰嘴位于内髁内侧,桡骨小头和尺骨鹰嘴向内侧移位。

(1)手法整复:助手固定患肢上臂,术者一手握持患肢腕部,使肘关节近于完全伸直位,另一手握持患肘,在尺骨上端向后外侧加压,前臂旋前,将外侧脱位变成肘后脱位,再按整复肘关节后脱位的牵引屈肘法则很容易复位。

(2)固定方法:屈曲患肘关节,用前臂托板悬吊于胸前。

5.肘关节分离脱位

患者有肘关节过伸并旋前位跌倒,手掌着地的外伤史。肘关节疼痛,严重肿胀,患肢缩短,肘关节处于伸直僵状,屈伸功能丧失,可并发尺、桡神经损伤及骨筋膜损伤。

(1)手法整复:对于前后型脱位,整复时应使前臂在旋后位牵引,先整复桡骨头脱位,再用整复肘关节后脱位的方法整复肱尺关节脱位;对于侧方型脱位,整复时,要充分牵引,同时用手挤压法使桡尺骨复位。

(2)固定方法:肘关节屈曲90°位置固定。

6.陈旧性肘关节脱位

既往有肘关节伸直、手撑地的外伤史。关节肿胀、疼痛、功能活动障碍,肘后空虚,呈“靴状”畸形,肘后三角改变。

(1)手法整复:患者仰卧,患肢前伸,屈曲90°,两助手分别握患肢上臂与前臂,边牵引边做屈肘活动;同时,术者以两手拇指抵在尺骨鹰嘴突向前下推压,其余四指放在肱骨下端前方向后上托拉,助手慢慢将肘关节屈曲,即可复位。

(2)固定方法:复位后用绷带或直角托板将肘关节屈曲90°位固定,并用三角巾悬吊患肢于胸前2~3周。

7.肱尺关节半脱位

患者有明显手肘部应力的外伤史。肘关节肿胀,以肘内后侧肿胀为甚,尺骨鹰嘴突两侧压痛明显,前臂处于旋前位,被动旋后可引起剧烈疼痛,肘关节处于半屈曲状,其功能障碍以屈曲受限为主。

(1)手法整复:患者仰卧,术者立于患侧。一手握持患者腕部,另一手握持患者肩部固定患肢。先在无痛苦范围内屈伸患肘关节,待患者已能主动配合时,可突然用力将前臂旋后,急屈肘关节至最大限度。在屈肘复位过程中,会感到有涩滞的移动音,即已复位。

(2)固定方法:将肘关节屈曲,以绷带或直角托板将肘关节屈曲90°位固定,并用三角巾悬吊患肢于胸前2~3周。

(三)辨证施护

1.肘关节脱位复位后,用绷带或直角托板固定屈肘90°位,并用三角巾悬吊患肢于胸前,固定时间2~3周。关节积水较多者,可在无菌操作下,行关节腔穿刺抽吸,预防关节粘连与损伤性骨化。

2.复位后,因其极易产生肘关节强直,故应鼓励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固定期间可做肩、腕及掌指关节活动,去除固定后,逐步开始肘关节主动活动,以屈肘为主,伸肘功能由前臂下垂的重力及提物而逐步恢复,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切忌被动手法,强力拉伸肘关节,以防发生骨化。

3.后期遇关节僵硬者,可在局部施推、揉等手法作按摩舒筋,也可局部行中草药熏洗。药物:海桐皮30 g,当归12 g,防风12 g,红花、川椒、地龙、秦艽、川断、桂枝、羌活、乳香、没药、牛膝各9 g,加清水适量,煎数沸,将药液倒入盆内,趁热先熏后洗患处,每日熏洗1~2次。具有舒筋活血、止痛作用。

(四)心理调护

参阅肩关节脱位。

(五)家庭护理

1.患肢必须保持固定于肘功能位,不得任意作伸肘动作。

2.固定早期,注意患肢血运情况,定期门诊复查。

3.功能锻炼时,从少量开始,逐渐加大主动活动范围,不可强行硬扳,以防发生损伤性骨化。

4.饮食参阅肩关节脱位。

(六)注意与禁忌

1.持物时不可用力过猛。

2.防止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