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指骨骨折
指骨骨折是手部最常见的骨折,亦称竹节骨骨折。本骨折多发于成年人。骨折可发生于近节,中节或末节,可单发或多发。指骨周围附着的肌腱和肌肉收缩牵拉,可造成骨折的移位。
本骨折隶属于中医竹节骨骨折范畴。
(一)病因病理
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均可造成指骨骨折,但多由直接暴力所致,易引起开放性骨折。可有横断、斜断、螺旋、粉碎或波及关节的骨折。临床中闭合性骨折以横断骨折较多见,开放性骨折以粉碎性较多见。
1.近节指骨骨折
多由间接暴力所致,以指骨干骨折为常见,因骨折近端受骨间肌与蚓状肌的牵拉,骨折远端受伸肌腱的牵拉,常造成向掌侧成角畸形。
2.指骨颈骨折
骨折亦向掌侧突起成角,外加伸肌腱中央部的牵拉,远端可向背侧旋转达90°,使远端的背侧与近端的断面相对阻止骨片的整复。
3.末节指骨基底背侧骨折
末节指骨基底背侧为指伸肌腱扩张部的止点,多由于手指伸直时,指端受暴力弯曲引起撕裂性骨折。如在接球时,指端被球撞击所致。骨折后末节手指屈曲呈典型的锤状畸形,不能主动伸直,又称锤状指。
(二)辨证施治
指骨骨折后手指伸屈功能受限,有明显移位时,近节、中节指骨骨折可有成角畸形。局部肿胀、疼痛。若末节指骨基底背侧撕脱骨折可有锤状指畸形。手指不能主动伸直。
1.手法整复
(1)近节指骨骨折:患者取坐位,术者一手用拇指、食指捏住骨折近端固定患指。另一手的中指扣住患指中节掌侧,用环指压迫其背侧。将患指在屈曲下进行拔伸牵引,矫正骨折的重叠移位。然后对骨折处的内、外侧进行挤捏、矫正侧向移位。再将远端逐渐掌屈,同时以握近端之拇指将近端向背侧顶住,以矫正向掌侧成角畸形。
(2)中节指骨骨折:术者一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骨折近端固定患指。用另一手拇、食指扣住患指末节,先拔伸牵引,然后用该手的拇指捏住骨折处的内、外侧进行挤捏,矫正侧向移位。再将拇指和食指改为捏住骨折处进行提按,以矫正掌背侧背移位。
(3)末节指骨末端粗隆及骨干骨折:在牵引下,术者用拇指和食指在骨折处内外侧或掌背侧进行捏挤,矫正侧向移位和掌背侧移位。末节指骨基底背侧撕脱骨折整复时,将近节指间关节屈曲,远侧指间关节过伸,便可使撕脱的骨折块向骨折远端靠近。
2.固定方法
(1)近节指骨骨折复位后,令患指握一裹有3~4层纱布的小圆柱状固定物,使手指屈向舟状骨结节,以胶布固定。
(2)中节指骨骨折在指浅屈肌腱止点远侧者,固定方法同近节指骨骨折;骨折部位在指浅屈肌腱止点近侧者,虽然手指固定在伸直位较稳定,但不应过久,以免造成关节侧副韧带挛缩及关节僵直。
(3)末节指骨末端或指骨干骨折复位后,可用塑形竹片或铝板固定于功能位。末节指骨基底背侧撕脱骨折复位后,可用塑形夹板或铝板固定患指近侧指间关节于屈曲位,远侧指间关节于过伸位6周左右。
(三)辨证施护
1.固定与位置:指骨骨折整复后,患指应固定在功能位置,不能将手指完全伸直固定,以免引起关节囊和侧副韧带挛缩,而造成指关节强直。手指骨折其固定多采用塑形竹片夹板或铝板固定。固定后要抬高患指,以利于肿胀消退。
2.功能锻炼:指骨骨折复位后,早期患指应限制患指活动,但要注意其他手指加强活动,待患肢肿胀、疼痛缓解后,即应及时进行患指功能锻炼,以免造成关节强直及手指功能障碍,关节内骨折固定3周后,应立即开始功能锻炼,手指功能锻炼的方法为手指屈伸及握拳。
3.去除外固定后可行局部熏洗,配合功能锻炼以尽快恢复手指功能。
(四)心理调护
本病患者病后所出现的心理状态以及护理对策同掌骨骨折的心理护理。
(五)家庭护理
本病患者多不住院治疗,在家庭护理过程中,护理方法同掌骨骨折;其愈合依据必须经X线诊断,不可凭自我感觉,以免骨折部位畸形愈合或因手指活动不当影响骨折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