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粗隆间骨折

十三、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又叫股骨转子间骨折,亦称末躯骨上骨折,系指股骨大小转子之间的骨折,一般是在股骨颈基底至股骨小粗隆水平以上部位骨折。患者多为老年人。本病隶属于中医胯骨劈头范畴,亦称鹅头骨骨折。

(一)病因病理

年老体弱者肝肾不足,骨质疏松,较轻的传达暴力如跌倒、堕坠、扭转等均可造成骨折。此外,股骨大粗隆部受直接暴力冲击也能引起骨折。由于股骨粗隆间骨质松脆,多为粉碎性骨折,据受伤部位和程度分3种类型:顺粗隆间粉碎型、反粗隆间型、粗隆下型。

(二)辨证施治

1.不全或无移位骨折

患侧髋部疼痛,无明显肿胀及瘀血,活动可诱发疼痛感,但以站立或行走,大粗隆部无明显上升部位,叩击痛可及,无明显骨擦音,X线片可见骨折线,为线型。外伤暴力较小或臀中、小肌等肌群收缩力较小未造成骨折移位,且患者骨折轻微,血运破坏较轻,故肿胀疼痛及功能障碍不十分明显。无移位骨折无须整复。

2.移位不多的稳定骨折

患髋疼痛,活动受限,不能久立及行走。患部肿胀,可见瘀点瘀斑,疼痛多可忍受,下肢无明显的短缩及外旋畸形,局部可及压痛,大粗隆无明显的偏移。

外伤暴力相对较小或伤后未造成新的扭错或断端移位,故外观畸形,肢体短缩、肿痛相对尚轻。

整复手法:同股骨颈骨折。

3.移位较多的不稳定骨折

伤后髋部明显肿胀青紫,疼痛明显,不能站立行走;且患髋活动受限,下肢呈短缩内收,外旋畸形。大粗隆明显上升移位,可及骨擦感,按压叩击大粗隆疼痛明显。

暴力较重,或年老骨质疏松导致骨折断端移位明显或呈粉碎状,周围软组织损伤,血运遭破坏,出现青紫,肿胀疼痛症状,由于骨折近端肌肉收缩而呈外展、外旋,远端髂腰肌牵拉而向内、向上移位,外观患肢短缩畸形。

(1)手法整复:先在骨折局部注射21/3普鲁卡因2 mL,助手把住骨盆,术者一手扶托患肢,一手握住胫骨结节的骨牵引弓,顺中立位向下牵引,待大粗隆已被牵下,骨折部已有骨粗面接触感时,即将患肢充分外展内旋,即可复位。

(2)固定方法:无移位骨折采用丁字鞋制动,有移位骨折应采用持续牵引保持。牵引重量一般用4~6 kg,固定患肢于外展中立位6周(稳定型骨折)或8~10周(不稳定型骨折)。

(三)辨证施护

1.牵引期护理

(1)加强观察: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绝大多数采用罗索氏牵引。其目的是矫正骨折端重叠移位和预防畸形。牵引时不用夹板或附架,患者可以在床上自如起坐活动,感觉上比较舒适,同时也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上应注意观察患肢的位置,保持处于外展中立位,同时应保持双腿分开,行双腿牵引,骨盆位置要摆正。牵引期间还应注意观察有无足下垂及膝关节外侧有无受压。

(2)体位:双腿同时外展30°,保持骨盆呈水平位,牵引期间上半身取半卧位(使髂腰肌放松,利于骨折对位)腰下垫小枕(防止腰痛)。嘱患者不可侧卧,不可下地,不可盘腿。

(3)预防并发症:加强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预防肺炎、压力性损伤、泌尿系统感染及便秘等并发症的发生。本病由于多发生于老年人,可因血液循环差,局部长期受压以及使用便器时摩擦而易发生骶尾部压力性损伤。因此护理人员要耐心向患者解释清楚,并讲清正确使用便器的方法是在护理人员放置便盆时,患者双手拉住牵引架上的拉手,同时用健腿蹬在床面上,整个上身及臀部抬起至便盆抽出和推入时均不与皮肤发生摩擦为宜。此法既可避免擦破骶部皮肤,还可促进患者患肢以外的全身活动,增加血液循环及肺活量。并因体位的变化而利于尿沉渣的排出。有计划地鼓励并帮助患者饮水,确保水的摄入量,以减少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此外,预防压力性损伤还可采用受压部皮肤的局部按摩,臀下使用水褥子或海绵垫等。

(4)功能锻炼:牵引期间应有计划地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如距小腿关节活动,足背伸及股四头肌舒缩运动等。

2.去除牵引后的护理

对于移位不明显的稳定骨折,多用皮牵引(2~4 kg)患肢置外展中立位维持6周后,去除牵引,将4块夹板捆扎在股骨部,再将外展板固定在夹板上,持双拐下地活动,患肢不得负重,直至骨折愈合。在活动中外展板容易移位而不能起到外展肢体作用,导致患肢内收,因而护理人员应经常检查并随时调整外展板的位置,并向患者讲明外展板的作用,嘱患者不可擅自解除外展板,以免影响疗效。

对于移位较多的不稳定骨折,骨牵引6周后去除牵引,同样用上述方法固定外展板,其护理同上。并均需注意不可侧卧健侧。

3.手术治疗后的护理

对移位较多的不稳定骨折,如患者年龄太大,不能耐受长时间的卧床牵引治疗,为早期离床活动,防止并发症可在适当的麻醉下行手法复位,并作内固定手术,可采用带钢板三翼钉或“V”形髓内钉,或低位三翼钉。术后仅用1~2周的皮牵引,甚至不用任何牵引,术后第二天即可让患者坐起,坐轮椅下地活动,通常于术后十天,切口拆线后,即给患者双拐离床活动,患肢不负重直至骨折愈合。

4.教会患者正确使用双拐使患肢不负重

持拐下地前应先在床上练习下肢各关节及股四头肌1~2周。由于患者多为老年人,学习持拐方法时接受得较慢,同时思想顾虑较大,护理人员要耐心帮助,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并确保其离床活动时的安全,不要跌倒。

(四)心理调护

因病者多为老年人,其病后心理状态及护理同股骨颈骨折之心理护理。

(五)家庭护理

1.体位:牵引时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上身平卧或半卧位;去除牵引及外固定后,患者的卧位姿势可以随便,但应防止髋内收畸形要求患者侧卧在健侧;平卧时,在两大腿之间夹一个枕头,以控制患肢内收。

2.卧床期间注意饮食及水的摄入量,并注意粗纤维食物的摄入,以防发生便秘。必要时可在饮水时加入适量蜂蜜,具有润肺通便之功效。

3.坚持功能锻炼,其方法严格按医护人员的指导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