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点23 发动机曲轴修理的技术要求
问:发动机曲轴修理的技术要求有哪些?
答:1)曲轴修复前应进行探伤检查,不得有裂纹,但轴颈上沿油孔四周有长度不超过5mm的短浅裂纹或有未延伸到轴颈圆角和油孔处的纵向裂纹(轴颈长度小于或等于40mm时,裂纹长度不超过10mm;轴颈长度大于40mm时,裂纹长度不超过15mm)时,仍允许修复。
2)曲轴滑动轴承轴颈磨损后,应按分级修理尺寸修理。
3)补偿修复轴颈时,可采用金属喷涂、电振动堆焊、镀铁、镀铬等方法。其他部位磨损超限后,根据情况,除可采用上述方法外,也可以采用焊条电弧焊等方法进行恢复性修理。补偿修复层应均匀适当,力学性能应满足使用要求。
4)曲轴修磨后,同名轴颈必须为同级修理尺寸。
5)曲轴主轴颈及连杆轴颈端面磨损超限后,应修复至原设计规定的轴颈宽度。
6)曲轴修复后,以两端主轴颈的公共轴线为基准,此时:
①中间各主轴颈的径向圆跳动公差为0.05mm。
②各连杆轴颈轴线对主轴颈轴线的平行度公差,整体式曲轴为Φ0.01mm,组合式曲轴为Φ0.03mm。
③与止推轴颈及正时齿轮配合的端面的轴向圆跳动公差为0.05mm。
④飞轮凸缘的径向圆跳动公差为0.04mm,外端面的轴向圆跳动公差为0.06mm。
⑤带轮轴颈的径向圆跳动公差为0.05mm。
⑥正时齿轮轴颈的径向圆跳动公差为0.03mm。
⑦变速器第一轴轴承孔的径向圆跳动公差为0.06mm。
⑧采用回油槽防漏的油封轴颈的径向圆跳动公差为0.10mm,采用油封圈防漏的油封轴颈的径向圆跳动公差为0.05mm。
7)各主轴颈及连杆轴颈的圆柱度公差为0.005mm。
8)连杆轴颈的回转半径应符合原设计规定的公称尺寸,整体式曲轴的极限偏差为±0.15mm,但同一曲轴的各回转半径差不得超过0.20mm,组合式曲轴的极限偏差应符合原设计要求。
9)以装正时齿轮的键槽中心平面为基准,连杆轴颈的分配角度偏差为±30′。
10)起动爪螺孔螺纹损伤不得多于两牙。
11)主轴颈及连杆轴颈表面粗糙度值应小于或等于Ra0.4μm,圆角处表面粗糙度值应小于或等于Ra0.8μm。
12)主轴颈和连杆轴颈两端的圆角半径应符合原设计规定。但采用金属喷涂和电镀修复的曲轴,修竣后的圆角半径允许适当减小。
13)组合式曲轴必须按原位装配,装配后各滚动轴承轴颈同轴度应符合原设计规定。
14)曲轴油道应清洁畅通,油孔应有倒角。
15)修复后的曲轴不得有焊渣、毛刺、金属飞溅等杂物,加工表面不得有肉眼可见的刻痕、黑点、碰伤、凹陷、孔眼及其他缺陷,但用振动堆焊修复的曲轴表面允许有细微的龟裂纹。
16)曲轴必须进行平衡试验,其不平衡量应符合原设计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