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点38 检修机油泵
一、鉴定题目 齿轮式机油泵的检修
二、鉴定重点
1)利用正确的方法检修齿轮式机油泵。
2)利用正确的方法装配齿轮式机油泵。
3)对装配好的齿轮式机油泵进行正确的试验。
图3-173 分解后的东风EQ6100—1型发动机机油泵
1—分电器 2—衬垫 3—分电器机油泵传动轴总成 4—联轴套 5—主动轴 6—机油泵衬垫 7—从动轴 8—机油泵体 9—从动齿轮及衬套 10—主动齿轮 11—调整垫片 12—机油泵盖 13—管接头 14—机油集滤器总成 15—限压阀柱塞弹簧及弹簧垫 16—限压阀螺塞 17—机油泵及油管总成
三、鉴定准备工作
1)待检修齿轮式机油泵一个,试验台一个。
2)塞尺、金属直尺、百分表等必要的工具、量具以及专用工具。
四、试题分析
能正确分解和清洗机油泵;能利用正确的方法检修齿轮式机油泵的各零部件;对装配好的齿轮式机油泵进行正确的试验,合格后才算检修装配成功。
五、检修操作方法
由于齿轮式机油泵应用比较广泛,因此以齿轮式机油泵为例介绍机油泵的检修过程和方法及步骤。在此以东风EQ6100—1型发动机机油泵为例。
1.机油泵的分解与清洗
步骤1 拆下机油集滤器及油管。
步骤2 拆下泵盖螺钉,取下泵盖。
步骤3 取下套在从动轴上的从动齿轮。
步骤4 用锉刀锉去联轴器上的铆钉头,将铆钉冲出,取下联轴器套。
步骤5 轻敲主动轴外端,从泵腔中取出主动轴、主动齿轮和钢丝挡圈,再从主动轴上取下主动齿轮。
步骤6 拧下泵盖上的限压阀螺栓,取出限压阀的柱塞和弹簧。
步骤7 用汽油将上述零件清洗干净。分解后的东风EQ6100—1型发动机机油泵如图3-173所示。
2.机油泵零件的检修
步骤1 直观检查泵体及泵盖,若发现裂纹,应进行焊修或换用新件。
步骤2 用金属直尺和塞尺检测泵体及泵盖接合面的平面度误差(见图3-174),若超过规定值,应进行磨削或研磨修复。
步骤3 检查机油泵主动轴与孔的配合间隙,最大不得超过0.15mm,否则,应对轴孔进行镶套修复。
步骤4 泵盖上装有限压阀时,检查弹簧弹力及限压阀的密封性是否良好,若超过规定值或损坏,应换用新件。
步骤5 用百分表检查机油泵轴的弯曲变形情况,其直线度误差在全长上超过0.03mm时,应进行校正。从动轴单面磨损时,可将磨损面调转180°,再压入孔内继续使用。
步骤6 机油泵主、从动齿轮破损,轮齿工作面剥落、磨成台阶状或轮齿磨损量超过0.25mm时,均应换用新齿轮。齿轮工作面若有轻微点蚀或毛刺,可用磨石磨光后继续使用。
3.机油泵的装配
机油泵各零件维修以后应清洗干净,按与拆卸相反的顺序进行装配。装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检查主、从动齿轮与泵盖间的端面间隙,如图3-175所示。所测值加上机油泵盖垫片厚度即为齿轮与泵盖间的端面间隙,若超过规定范围,可通过增加或减少泵盖下垫片的方法进行调整。
2)检查主动轴轴向间隙,将主动轴齿轮靠紧齿轮室底部,用合适的塞尺在联轴器调整垫片处测量,其轴向间隙应为0.03~0.08mm。装配时应注意,此间隙应略小于齿轮端面与泵盖的间隙,以免造成刮伤。
3)检查齿轮与泵体之间的间隙,即齿顶间隙,如图3-175所示。将塞尺插在齿顶与壳体之间进行测量,所测值应符合规定。
4)检查主、从动齿轮啮合间隙,如图3-176所示。用塞尺在齿轮圆周上互成120°的三等分点进行测量,啮合间隙应符合规定,否则,应成对更换齿轮。
图3-174 测量泵盖平面度误差
图3-175 测量间隙
1—齿轮端面 2—泵体
图3-176 主、从动齿轮啮合间隙及齿顶间隙
1—测量齿轮啮合间隙 2—测量齿轮齿顶间隙
4.机油泵的试验
机油泵装复后,经试验合格后方可装车使用。试验方法一般有以下两种:
(1)经验试验法 用手转动主动轴,应转动灵活,无卡滞现象;向机油泵内注满干净的机油,堵住出油口,用手转动主动轴,应有明显的压力感,并有机油压出。
(2)在试验台上试验 东风EQ6100—1型发动机机油泵试验范围为:当机油泵转速为700r/min时,量孔前压力为400~500kPa,若不符合要求,应重新调整限压阀。调整方法是:增减限压阀螺塞下面的调整垫片,减少垫片厚度,机油泵的泵油压力升高,反之,泵油压力下降。也可以在限压阀弹簧座处增减垫片进行调整。调整无效时,应检测限压阀或重新检查齿轮与泵盖间的间隙等有关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