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点1  铅蓄电池的充电

鉴定点 1 铅蓄电池的充电

鉴定题目 铅蓄电池的充电

鉴定重点

1)操作规范。

2)能够正确地对铅蓄电池进行充电。

鉴定准备工作

充电机,适量电解液,汽车维修工具一套。

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见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

步骤1 加注电解液。按蓄电池生产厂家的要求或气温条件,在蓄电池内加注规定密度的电解液,静置6~8h后,再将液位调整到高出极板(或防护片)顶部10~15mm。

步骤2 连接充电电路。将被充电蓄电池(或蓄电池组)与充电机连接[蓄电池(或蓄电池组)的正极与充电机正极相接,蓄电池的负极与充电机负极相接],并使充电机可靠接地。

步骤3 选择充电电流,开始充电。可按规定值选择初充电第一阶段的充电电流,也可按蓄电池额定容量进行选择。初充电第一阶段的充电电流应为额定电流的1/15。

1)先将充电机的输出电流调节至最小,打开充电机后,再将输出电流调节至第一阶段充电电流,至单格电池电压升高到2.4V左右,电解液内开始出现气泡时为止。

2)紧接着第一阶段,将充电电流减小至第一阶段充电电流的1/2,直到蓄电池充足电为止。初充电时间为50~70h。

步骤4 调整电解液相对密度至规定值。在充电完成2h后测量电解液相对密度,若不符合要求,可用蒸馏水(相对密度过高时)或相对密度为1.4(相对于水)的稀硫酸(相对密度过低时)调整。同时,调整电解液液位高出极板顶部10~15mm。在充电过程中,应将蓄电池加液孔上的螺塞拧下,以便于充电后期产生的气体顺利逸出,进而防止因蓄电池内部压力过高,造成极板损坏,壳体胀裂甚至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