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点41  主减速器的修理技术要求

鉴定点 41 主减速器的修理技术要求

问:主减速器的修理技术要求有哪些?

答:1.主减速器壳

1)壳体应无裂损现象。壳体上各部位的螺纹损伤不得多于两牙。

2)差速器左、右轴承孔同轴度公差为0.10mm。

3)圆柱主动齿轮轴承(或侧盖)孔轴线及差速器轴承孔轴线对减速器壳前端面的平行度公差:当轴线长度在200mm以上时,其值为0.12mm;当轴线长度小于或等于200mm时,其值为0.10mm。

4)主减速器壳纵轴线对横轴线的垂直度公差:当纵轴线长度在300mm以上时,其值为0.16mm;当纵轴线长度小于或等于300mm时,其值为0.12mm。纵、横轴线应位于同一平面(双曲线齿轮结构除外),其位置度公差为0.08mm。

5)主减速器壳与侧盖的配合及圆柱主动齿轮轴承与减速器壳(或侧盖)的配合应符合原设计规定。

2.主、从动锥齿轮

1)齿轮不应有裂纹,齿轮工作表面不得有明显的斑点、剥落、缺损。

2)以主动锥齿轮壳后轴承孔轴线为基准,前轴承孔的径向圆跳动公差及各端面的轴向圆跳动公差为0.06mm。

3)主动锥齿轮轴承预紧力应符合原设计规定或主动锥齿轮轴承的轴向间隙小于或等于0.05mm。

4)主动锥齿轮花键与凸缘键槽的侧隙小于或等于0.20mm。

5)主动锥齿轮前后轴承与轴颈、轴承孔的配合应符合原设计规定。

6)从动锥齿轮与其轴,铆接的应铆接可靠,螺栓联接的,联接螺栓的拧紧力矩应符合原设计规定。

7)从动锥齿轮端面对其轴线的轴向圆跳动公差为0.10mm。

8)主、从动锥齿轮啮合齿隙为0.15~0.50mm。

9)主、从动锥齿轮接触痕迹应达到沿齿长方向接触,位置控制在齿的中部偏小端,离小端端面2~7mm,接触痕迹的长度大于或等于齿长的50%,齿高方向的接触痕迹应大于或等于有效齿高的50%,一般应离齿顶0.80~1.60mm。

3.主、从动圆柱齿轮

1)齿轮不应有裂纹,齿轮工作表面不得有明显的斑点、剥落、缺损。

2)主动圆柱齿轮轴承与轴颈的配合间隙不得大于原设计规定的0.012mm。

3)主、从动圆柱齿轮啮合齿隙为0.15~0.7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