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及养老服务

二、空巢老人及养老服务

(一)空巢老人概念

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照顾、单居或夫妻双居的老人,可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另一种是有子女但与其分开单住的老人;还有一种就是儿女远在外地,不得已寂守空巢的老人。

(二)空巢老人居住现状、心理特征及关爱形式

1.空巢老人居住现状。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60岁以上的老人数量快速增多,独居、孤寡的“空巢老人”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一是城镇老人“巢更空”现象。2000—2010年的10年间,中国城镇空巢老人的比例由42%上升到54%,农村由37.9%升到45.6%。2013年中国空巢老人人口数量已超过3亿。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陆续进入老年,预计到2030年,中国空巢老人人口数量将增加到两亿多,预计占老人总数的九成。二是子女与老人共同居住的比例低。全国基线调查(2011—2012年)数据显示,老年人与子女共同居住的比例降低,在62.2%的不与子女共同居住的老年人中,37.4%的子女住在老人附近,其中15.4%老人与子女住在同一县城。

2.心理特征。空巢老人常常表现出的症状是心情郁闷、沮丧、孤寂,食欲减低,睡眠失调,平时愁容不展、长吁短叹,甚至流泪哭泣。空巢老人往往会有自责倾向,认为自己有对不起子女的地方,没有完全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也会有责备子女的倾向,觉得子女对父母不孝,只顾自己的利益而让父母独守空巢。调查显示,有近六成的空巢老人存在心理问题,需要医学关注、心理干预的比例占空巢老人的10%~20%。老年人电视节目少、健身娱乐设施不足,致使老人精神生活贫乏。尤其是空巢老人社会活动减少、子女关怀不够的问题,极易引发精神类疾病。因此,空巢老人问题是社会问题,需要健全和完善社会支持系统,这个体系包括物质层面(比如年老体弱、无人赡养、就医困难),也包括精神层面(孤独寂寞,比如对儿女的思念让老人缺乏精神慰藉)。

3.关爱形式。(1)老人要从思想上摆脱传统文化的影响,建立新型家庭关系,减轻对子女的心理依恋。老人要将家庭关系的重心由纵向关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转向横向关系(夫妻关系),减少对子女的感情投入,降低对子女回报父母的期望值。特别是子女到了“离巢”的年龄,老人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逐步减少对子女的依恋。(2)老人要及时充实新的生活内容,尽快找到新的替代角色,如培养兴趣爱好,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调整生活方式,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和公益性劳动等。(3)儿女应加强对老人的“精神赡养”,常回家看看。儿女应该在情感上和理智上有体贴父母的习惯,即使“离巢”,也要增加与父母的联系和往来次数,以避免“空巢”综合征的发生。和父母住在同一城镇的子女,与父母房子的距离不要太远;身在异地的子女,除了托人照顾父母,更要注重对父母的精神赡养。子女要了解空巢老人容易产生的不良情绪,经常与父母通过电话等进行感情上和思想上的交流。

(三)空巢老人及养老服务

1.正确认识空巢老人养老的紧迫性,提高做好工作的自觉性。如何破解空巢老人养老困境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新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找到空巢老人养老之道,是我们的当务之急。首先,要正确认识空巢老人问题。出生率下降和预期寿命增加推动了社会老龄化进程,未来几十年这一数字将继续增长。过去由于传统家庭结构趋于稳定,空巢问题并不明显。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社会渐行渐远,并趋向解体,三代同堂、四世同堂的景象已经难以看到。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推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使得每个家庭基本上都是一个子女,这给家庭赡养老人带来问题,赡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新生代生长在文化断裂阶段,传统的孝道文化在新生代身上的痕迹已经不深。再加上经济收入问题,如果父母有养老金,还能得到一定保障;如果父母没有养老金,只依靠子女赡养,则会给子女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这个问题将更加严重。

2.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空巢老人养老问题。首先,要建立和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养老社会保障体系,为参保职工和离退休人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这既是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又有利于改善人民群众对改革的心理预期。增加即期消费,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制度建设的需要。其次,倡导“在地老化”的理念,降低社会化养老成本。要优化社区居家养老环境,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融入社区居家生活之中。同时要充分发挥老年人力资源的作用,开展互助养老,发挥老年人的作用和价值,让他们安享晚年。再次,针对农村空巢老人的特点,将其纳入农村养老制度建设。我国养老问题难点在农村,重点也在农村,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是重点中的难点。要从加强建设农村社区养老着手,充分发挥农村社区养老服务功能,解决农村空巢老人问题。最后,以发展老龄产业的方式推动空巢老人服务建设。开拓老年消费产品市场,发展健康老龄产品生产,提升养老服务能力,以老年消费市场的增长带动产业发展,促进符合老年人特殊需求的商品的生产、销售和服务,从身体及心理等方面满足老年人需求,全方位提升空巢老人的社会温暖感和家庭关爱水平。

3.运用智能化手段解决空巢老人养老问题。运用智能控制技术提供养老服务,以互联网、物联网为依托,集合运用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老年服务行业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捷、健康舒适的现代养老服务模式。社会上也涌现出一系列如“桔豆盒子”等专门为老人设计的科技产品,来提升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并最大限度地解决空巢老人寂寞的问题。给空巢家庭老人安装求救、求助呼叫器。老人在出现身体不适的紧急情况下,只要按下求救键,求救呼叫器便会在第一时间通过援通救助系统接通到应急救援中心,同时会通知老人家属要对老人进行紧急施救。智能养老应急救援系统还具有GPS定位功能,当老人需要帮助时,智能终端能自动显示老人位置,解决老人在紧急情况下不能准确快速地说出所在地址而延误救助时间的问题,老人因此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专业救助。另外,这类养老智能终端呼叫装置还能为老年人提供日常服务,如预约家政服务、电器维修、保洁服务、送餐服务等,省去了老人打电话到处询问的烦恼。高效的援通救助系统将会有力地缓解空巢老人面临的困境和压力。

2018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