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融发展的国际经验
(一)发挥社会保险作用,三个支柱均衡发展
美国第一支柱公共养老金提供的是基本的保障,可以提供30%~40%的替代率水平,第二三支柱私人养老金可以提供40%~50%的替代率水平,这三大支柱的养老金体系为美国国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老龄化程度最严峻的日本的养老金制度也主要由公共养老金制度、企业补充养老金制度和个人储蓄型养老金制度等三大支柱构建而成。公共养老金提供基础的养老保障,企业补充养老金和个人储蓄型养老金则作为补充养老金弥补基础养老金的不足。其他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也大都建立了政府、市场和个人责任共担的三支柱养老金体系。除了较为完善的养老金制度体系之外,良好的养老金资产管理也是养老金体系运行的关键保障。从国际养老金资产管理经验来看,规模庞大的养老金资产是资产管理行业的重要来源之一。截至2015年底,美国有24万亿美元的养老金资产通过市场化运营,占美国当年GDP的145%。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美国养老金投资于股票、风险投资(VC)、私募股权投资(PE)等权益类产品的比例高达60%,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养老金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拓展养老金投资渠道,保障养老金基本收益
加拿大的养老金基金由政府投资局负责基金运作,主要投资股票、债券、房产和基础设施项目。养老金基金收入应对通货膨胀,可确保养老金(CPP)每年调整一次。截至2016年9月,养老金基金规模达到3 005亿加元。其中,60%投向了北美洲,19%投向了欧洲,18%投向了亚太地区。加拿大二十年来养老金基金平均收益率达到7%,保持了养老金的偿付能力。
(三)产品类别丰富多样,满足养老金融服务需求
通过对老年财富和资产进行投资理财,为老年群体提供金融服务,提高其财产性收入,使其安享晚年老年生活,是养老服务金融的重要目标。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老年人的金融需求也日益广泛,除了储蓄、保险等传统业务之外,还衍生了养老理财、遗嘱信托以及“以房养老”等新型业务。在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下,发达国家大都开辟了多样化的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金融服务需求。在日本,养老服务金融产品类别多样、覆盖广泛。一方面,由于一般老年人的家庭收入中年金占据重要地位,日本金融部门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开展了类别齐全的与年金相关的各种金融服务,包括年金顾问咨询、年金资产管理等;另一方面,日本金融机构还开发并推广了遗嘱信托等新型养老金融服务产品。日本的养老金融服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满足老年人的金融服务需求提供了有效方式。在美国,经过长期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形成了以需求为导向的多样化的养老金融服务产品,其重要代表是共同基金逐步由“产品导向”转化为“需求导向”,更好地迎合了相应群体的有效需求。发达国家养老服务金融产品设计大都以需求为导向,开发出种类多样的产品,以满足不同群体的养老金融服务需求。
(四)融资渠道畅通,推动养老产业快速发展
发达国家的养老产业体系较为完备,涉及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同时,发达国家直接或间接的市场化融资渠道比较畅通,可以为养老产业的发展提供可观的资金支持。具体而言,发达国家除了比较发达的信贷、IPO(首次公开募股)、债券融资之外,还开辟了针对养老产业发展的多样化融资手段,包括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和私募基金等。在美国,REITs(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持有排名前十位的养老社区约一半的融资,是其养老机构和养老社区建设过程中最主要的融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