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方法

三、提高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方法

(一)落实建设标准,规范养老机构设施

增强标准意识,强化标准执行力度,尤其是抓好养老设施设计规范的落地。国家在养老设施规划设计、建筑施工、消防安全、质量监督等方面制定了许多标准规范,一定要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养老设施的监督管理,严格养老服务设施准入机制,从源头上抓好养老设施的建设质量。未来几年,养老机构质量管理有两个80%需要解决:第一个是公办养老机构80%需要进行改革改制;第二是现有养老服务设施80%需要设计改造。完成好两个80%任务,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将会发生质的变化。

(二)整合医养资源,提升医养服务能力

医养融合是提高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根本措施,原来公办养老机构之所以服务质量难以提高,主要是缺少医疗服务支持。近几年,国内公办养老机构出现一床难求现象的大部分是实现了医养结合的公办养老机构。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政策已经基本完善,结合模式也基本成熟,结合成本也有所下降,这些都是医疗与养老结合的优势。养老机构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医疗与养老结合政策,尤其是探索与长期护理保险融合,建立一个成本低、服务好、可持续、分层次的医疗养老保险制度,确保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

(三)培训服务技能,提高康复护理水平

在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建设中,政策制度、建筑标准、资源条件都是显性条件,而决定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还有一个隐性条件,就是护理人员的服务技能水平。现在不少地方建设了许多高标准的养老机构,甚至有些新建机构的服务设施平均一张床的建设成本高达几十万元,但进入运营后,其收养对象、价格、服务跟设施相比差距太大。因此,要把精力放到提升养老服务人员技能上,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培训各类养老护理人员,尤其是强化技能培训,营造提高技能、追求技术,为老人服务的氛围,解决护理服务低层次循环的现状。

(四)加强服务保障,增强服务队伍凝聚力

既要弄清楚养老服务质量的差距,更要从制度上解决护理人员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目前,对养老护理员的社会保障不够,造成养老护理队伍不稳定,护理员不能安心为老人服务,这是养老机构服务质量低层次循环的深层原因。稳定服务人员队伍,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必须落实服务人员社会保障制度,解决从业人员的后顾之忧。一是设立岗位补贴,提高护理人员收入。政府按照护理人员岗位设置补贴。二是养老保险补贴,增加护理人员养老保险补贴,提高养老保障水平。三是建立养老储蓄银行制度。建立养老护理服务人员储蓄时间制度,将个人服务老人时间与未来服务需求结合起来,探索建立养老储蓄银行制度,鼓励更多的人从事养老服务。四是减轻养老企业税负。制定养老企业税收优惠政策,降低投资成本,将投资更多地用于改善企业员工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