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社区居家养老

三、社区居家养老

社区居家养老的基本做法是:在城市各个社区建立养老护理服务中心,老人仍然居住在自己的家里,享受服务中心提供的营养和医疗护理以及心理咨询,并由服务中心派出经过训练的养老护理员按约定定时到老人家中为老人提供做饭、清扫、整理房间等家务服务和陪护老人、倾听老人诉说等亲情服务。有人说:社区居家养老是一个无围墙的养老院。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相对于机构养老,更适应我国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特征,更能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有助于他们安度晚年,也更符合中国实际。

(一)案例

1.济南“96558贴心一键通”养老服务平台。

“96558贴心一键通”养老服务平台是2008年济南市民政局建立的社区居民紧急救助服务平台,2011年由“山东贴心一键通养老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托管。成立以来,平台我们响应国家发展养老服务的号召,立足便民、利民、为民服务的宗旨,先后投资3 000多万元,将服务平台单一的紧急救助服务,拓展到预约挂号、维修服务、家政服务、票务预订、法律咨询、便民服务、出行服务、健康咨询、生活关爱等10多项功能,开发建设了96558微信、微博、网站,目前服务平台有济南用户24万多人,活跃用户4万多人,日平均呼入量400多次,签约服务商近千家。服务平台运用互联网手段对接三大运营商,用户只要拨打96558热线,即可得到满意的服务。截至目前,服务平台累计呼入、呼出量38万多人次,挽救了851位老人的生命,平台服务满意率达99%。

2.上海“88547”社区服务网。

1997年开始,上海就设立了名为“88547”(拨拨我社区)的社区服务网,为老人提供全方位社区服务,支撑它的是各级社区服务中心和各种老年活动室、老年茶室、敬老院、老年医疗咨询室、家庭病床、老年互助组、老年食堂、老年浴室等,十几年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被众多城市社区仿效。

3.广州社区服务网络。

广州市的社区服务网络近年来也在不断完善,不少街道都建立了敬老院、医疗站、老年活动中心等,有的街道还为孤寡老人安装了“生命钟”,老人有紧急需要时只要一按“生命钟”,邻居就会过来给予帮助。

(二)模式点评

社区居家养老相对于家庭养老和养老院养老而言,可谓兼有两者的长处又避免了两者的短处,其优越之处体现在以下几点:

1.社会成本低。不需要太大的基建投资,一个社区只要将几间房屋略加改造即可成为养老护理服务中心。

2.大量的资源将得到充分利用。老人居住在自己的家里,饮食起居的一切物品都会继续发挥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通过社区服务的方式把家居住房设施变成一个老年公寓。

3.所需费用较低,服务方式灵活,可以自由选择。养老护理服务中心提供的服务价格比较低廉,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选择服务方式,经济条件好的可以选更多一些的服务,条件差的可以选择最基本的服务。

4.老人情感上较易接受。老人不离开自己熟悉的社区,不离开自己多年居住的住所,又能得到充满亲情的养老护理服务,他们不会有失落感和压抑感。

但是这种模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社区仅能配备一名专职医生,不利于保证老年人日常保健目标的实现。

2.所提供的服务内容有限,以简单的家务劳动和情感沟通为主。

3.资金来源上过度依赖社会力量和慈善捐助,自身缺乏应有的积累。

4.服务覆盖面不广,很多有需求的老人得不到相应的服务。只有符合了一定标准的老年人(如困难老人、空巢老人等)才能成为居家养老院的成员,享受相应的服务,而由于资金和人员的限制,普通的老年人并未纳入服务目标人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