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服务业与社区居家养老关系

一、家庭服务业与社区居家养老关系

(一)家庭服务业的概念

家庭服务业在内涵上是非生产性的社会服务。家庭服务具有事务性、管理性和生活性的普通特点,主要家庭服务活动与行为的经济单位的总和构成家庭服务业,家庭服务业以居家服务人员为服务对象,满足服务对象的各种生活需求,服务范围广泛。从外延上,家庭服务业包括家政服务业、家庭病患陪护服务业、养老助残服务业、部分社区服务业、家庭外派委托服务业、家庭专业(特色)服务业和其他新兴家庭服务业等。

(二)发展家庭服务业的重大意义

1.发展家庭服务业能够促进家务劳动专业化和社会化,不仅能够直接带动内需扩张、促进社会稳定,还可以促进生活方式转变,甚至形成重要的消费热点,以帮助高、中收入家庭提高生活质量为新的增长点,带动中、低收入者提高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解决民生问题的薄弱环节。

2.发展家庭服务业能够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促进收入均等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三)家庭服务业的产业属性

家庭服务业有六大产业属性:一是产品具有较强的经验品和信任品特征,增进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对产业发展至关重要。二是大多数行业劳动密集型程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进入壁垒低,处于劳动力市场的低端。三是需求点多面广、单体规模小、分散性强,潜在需求向现实需求的转化面临较大弹性。四是行业需求层次差异较大,大多数行业的外部性较强。五是标准化、规范化、产业化的难度和运营风险较大,容易被排斥在社会保险等制度保护之外。六是多数行业人员流动性较大,职业过渡性强,培训的难度和需求较大。

(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概念

社区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按照生活习惯,选择居住在家庭中安度晚年生活的养老方式。它以社区为平台,整合社区内各种服务资源,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服务。这种服务模式既解决了在养老院养老亲情淡泊的问题,又解决了传统居家养老服务不足的难题,是一种介于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新型养老模式。

(五)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分类

1.生活照料类:为老人提供购物、送餐、代购物品、家政服务等一般照料服务。

2.医疗保健类:建立健康档案,为老年人提供陪护、陪伴看病、疾病防治、康复护理、精神卫生、健康教育等服务。

3.文化教育类:为老年人提供老年学校、知识讲座、学习培训、书法绘画、图书阅览等服务。

4.法律维权类:为老年人提供法律法规咨询、法律援助及维护老年人赡养、财产、婚姻等合法权利服务。

5.体育健身类:为老年人提供活动场所、体育健身设施等服务。

6.志愿服务类:为老年人提供邻里互助、定期看望、电话问候、谈心交流等服务。

7.应急救援服务类: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有需要的独居、有突发疾病的老年人安装“一键通”电话,利用社区服务中心平台,及时发现并紧急处理老人突发的各种疾病和意外生活事件。

(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主要有提供两种模式:(1)政府购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然后确定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培训服务人员,开展监督检查。(2)市场方式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引入社会力量扩大服务对象,逐渐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覆盖全体老人。政府通过制定优惠扶持政策,鼓励企业或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不同层次的老人提供个性化服务,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