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应对老龄化措施及其借鉴意义
我国老龄化社会面临的首个挑战是传统养老思想与社会化养老观念的碰撞,即由过去的以家庭养老、养儿防老为主到社会化养老、养老服务的转变。养老理念的变化将带来养老形态的变革,养老形态的变革将产生新的服务业态、服务方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现代养老服务业。中国的传统文化、社会伦理、思想道德里没有养老服务业这个词语和概念,过去我们人老了后都是在家里由孩子或雇佣保姆伺候养老,我们传统“孝文化”倡导的是多子多福、几世同堂。中国家庭既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道德伦理,又肩负着敬老爱幼、血脉相连、薪火相传的责任,每个中国人对“家”都有着深深的情、浓浓的爱。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20世纪中期我国政府倡导的“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国策,为中国传统的养老理念带来了困难和障碍。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如今大都步入了老年,他们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只生了一个孩子,如今的老年人要实行社会化养老,靠子女或亲情已经不能满足老人生活需求,养老要社会化、养老要市场化、养老要产业化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其实在西方,人老了原本也没有依靠过子女,都是由社会提供养老服务。因此,面对老龄化挑战我们要向西方学习,向进入老龄化社会较早的国家和地区学习。养老服务业的基本特点是共享、普及、实用、普惠。欧洲、北美洲的服务业跟亚洲没有多大区别;白种人、黑种人跟黄种人在生活照料、医疗护理上也没有什么差别。相同的都是以人为本,服务为上,不同的仅仅是生活方式、服务需求的差异。我国养老服务对外交流合作历程跟其他服务业一样,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局部到整体的发展过程,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养老服务管理跟酒店服务、银行服务、医疗服务一样,都是借鉴了国外的法规政策、制度经验,把世界各国的好经验、成熟做法直接拿来。回过头来看,各种服务业开放发展的过程,我们更加清楚养老服务该怎么办,路应该怎么走。
从全球视角看,19世纪后期,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生育率率先进入持续下降的阶段,老龄化现象开始在部分国家出现。1851年,法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0.1%,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龄化国家。此后,瑞典、挪威、英国等一批欧洲国家步入老龄化。20世纪70年代以后,老龄化逐渐向亚洲和美洲地区扩散,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现象。进入21世纪,全球老龄化速度加快。经济发达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措施: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难题,除了共同采取延迟退休政策以外,世界各国各显身手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通过提高生育率、健全养老设施、接收移民等措施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压力。
(一)日本:健全法律制度,并建立众多养老设施
日本制定了《老人福祉法》《老人保健法》等多部法律,并且建立了种类众多的养老设施。由于适当劳动有利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所以日本提倡给予老年人一些劳动空间,既能缓解养老金的压力,又能强身健体,还能提升个人价值。据说日本出租车司机的平均年龄达到58岁。在一些地方的餐馆,有些服务员已经70多岁了。
(二)韩国:提高生育率与关怀老年人同步进行
在韩国,1955年至1963年出生的700多万名“婴儿潮”一代,正逐渐步入老龄人口行列。面对日益紧迫的老龄化问题,韩国政府正在通过提高出生率、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保障等措施,尝试从根本上解决日益突出的人口结构矛盾。
(三)英国: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养老体系等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也是较早面临老龄化挑战的国家。长期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英国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采取了延迟退休、社区卫生服务养老、利用国际移民等措施,较为成功地应对了老龄化带来的各种社会经济问题。英国的社区照顾模式非常发达,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照顾的具体内容包括:生活方面,如饮食起居、打扫卫生、代为购物以及陪同就医等;心理方面的支持,比如社区保健医生上门为老年人看病等。据英国政府统计,英国的社区保健医生每年服务约60万老年人。
(四)意大利:弹性延迟退休年龄
意大利在1995年和2004年采取了弹性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主要是通过提高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来提高退休年龄:1995年的政策规定,参保人员只要缴费满35年,则可选择在57岁至65岁间的任一年龄提前退休,选择有效期截止到2035年;2004年提出男职工提前退休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养老保险缴费满35年并且达到最低年龄标准(2008年的最低年龄标准为60岁、2010年为61岁、2014年为62岁)。
(五)德国:接受移民,以补充劳动空缺
部分德国媒体人士表示,德国从20年前就注意到了老龄化的问题。目前,德国已决定到2020年延长退休年龄至67岁,并且希望通过接收移民来填补劳动力空缺。现在来看,德国政府养老金的支出正面临很大挑战,所以未来养老金水平势必下降。
(六)美国:拥有发达的养老保险制度
美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的时间较长,发展过程较慢,客观上为美国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了充足的时间。美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美国拥有发达的养老保险制度,早在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社会保障法》。经过大半个世纪的发展,其养老保险制度已经相当完善。据美国社会保障署的数据统计,美国参加退休养老保险的人数约占全部在业人员的96%,意味着几乎所有的社会劳动者都已纳入保险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