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养老服务业人才培训工作
养老服务培训有康复护理、医疗保健、养老服务、膳食营养、心理咨询、社会工作等,是一个多学科、多领域、多行业系统培训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近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大了养老服务业培训工作,形成了院校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实训锻炼的立体式教育培训实训模式,提高了养老服务教育培训、实训水平。国家人社部改革养老护理员、服务员培训模式,让社会和企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培训,这是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设机遇和挑战,我们一定要抓住这次机遇,加快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培训造就一支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化服务队伍。
(一)推进全行业老年服务人才培训
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涉及康复护理、医疗保健、养老服务、膳食营养、心理咨询、社会工作等行业,必须树立养老服务全行业培训的理念,加强全行业培训制度建设,既要重视养老护理员培训,更要重视康复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社工师等专业职业能力培训,全面提高养老服务培训质量,扎扎实实开展养老服务业相关专业技术的培训,全面提高养老服务专业服务水平。
(二)实施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
养老服务业处于发展初期,人才队伍建设需要从学历教育抓起,鼓励高校、职业学校设置与老年服务相关的专业,尤其是扶持医学院、护理学院、职业学院设立与康复护理、医疗保健、养老服务、膳食营养、社会工作等相关的专业,打牢养老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基础,提高行业从业人员学历。鼓励设置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院校开办养老机构。实现学历教育与技能实训相结合,解决目前专业教育与实训脱节的问题。支持国有企业、养老集团举办养老护理培训机构。突出护理操作和技能培训,把养老护理培训设在养老机构里,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提高一线服务人员的技能水平。
(三)突出技能培训,提高服务水平
养老服务培训要以技能培训为主,突出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养老服务是为老人提供服务,培训一定要下沉到养老机构进行,培训内容以提高服务技能为主。这方面过去我们有些教训,把培训基地设在高校和职业院校,以学习理论知识为主,忽略了服务技能的培训,致使培训目标和方向发生了偏差。另外,培训要以提高一线护理员服务技能为目标,改变培训人员构成,降低管理人员比例,回归养老服务培训的初衷,着力提高服务人员实际操作水平。一是以一线服务人员为主要培训对象,提高不同岗位服务人员的能力。二是培训内容以专业技师传授服务技能为主,辅助其他培训内容。三是改变培训师资结构,由过去的政府、高校、研究机构专家学者作为培训师讲授产业发展理论、趋势,改为养老企业投资人、管理者作为培训师传授服务技能、服务理念、服务意识。
(四)开展持续培训,全方位提升服务能力
养老服务技能培训具有连续、持久、改进等特点,要保持养老服务技能水平,培训工作不能一劳永逸,技能培训必须持续开展、长期坚持、不断更新,只有这样,养老服务质量才不会下降,服务水平才不会降低。
开展养老服务持续培训,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把养老服务教育、培训、实训放到养老机构中。把养老机构打造成养老服务持续培训的场所,按照培训、实训要求配置设备设施,将养老服务、教育培训、实训实操功能融为一体。二是正确处理工作与培训的关系,提高培训实效。养老机构一岗一职,护理员“一个萝卜一个坑”,要探索在岗培训的方法,把培训师与护理员岗位职责,培训时间与工作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三是技能鉴定与证书认定。养老服务行业协会、社会组织要研究制定养老服务在岗培训标准与鉴定方式,从实际需要出发,以在岗培训为目标,编制各个岗位在岗培训手册、实训办法、鉴定标准、考核内容,把持续培训变成养老服务的常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