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养老服务标准质量体系
养老服务质量建设是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必须要把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实,用标准化促进服务质量提升,以质量建设带动产业发展。当前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处在一个特殊时期,必须用特殊的方法和手段来对待标准化建设。目前养老服务标准化体系的现状:一是国标、行标、地标、团标及企业标准在同一起跑线,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机遇是企业或团体编制的标准可以上升为地方标准、行业标准甚至国家标准;挑战是涌现出大量参差不齐的标准编制与实施单位。这种标准编制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状况,给产业发展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使行业的监管、评选、奖惩都缺少依据。二是强制标准条款少,落地执行困难。强制标准是国家标准,无论是设施建设、人才管理、医养结合、服务内容、智能终端,都缺少国家强制标准,这种状况既是千帆竞舟,又会竞争无序。三是企业品牌与质量标准难一致。目前,由于标准的缺失或监督不力,行业发展出现了一些乱象。有的企业在业内有较高的知名度,却没有做到严格落实国家强制标准,甚至还有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养老企业,成为行业知名企业。四是养老服务标准化人才缺少。养老服务行业缺少专业人才,养老服务标准化人才更是稀缺资源。从企业标准、团体标准的编制,再到企业标准化的落地实施,养老服务业标准化人才培养、培育任务紧迫。
因此,加快建立养老服务标准化体系,必须做到:一是从顶层规划设计养老服务国标、行标。民政部、国标委印发的《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指南》,从四个维度构建了养老服务标准化体系框架,确定了未来养老服务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基本名称、性质、类别,是未来养老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向。二是切实将养老服务强制标准落到实处。加强养老服务国家标准强制条款的落地实施,是全行业执行标准的基本要求。我们要树立强制标准化制度观念,坚决把养老服务强制标准落到实处。政府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标准强制条款的学习、宣传,增加落实标准的自觉性,要把标准的强制性上升到法规来对待,增加执法意识,提高履行法律能力,坚决把养老服务强制标准落实好、执行好。三是培训养老服务标准化复合型人才。培养养老服务标准化人才,是养老服务标准建设的重要任务,业界许多人士对此都十分关注。解决养老服务标准化人才不足的问题,将是一个长期持久的任务,标准化人才建立在养老服务人才的基础上,只有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好了,才能发展标准化人才。养老服务标准化复合人才是指既会做服务又能编制标准,还能实施企业标准的人才。培养养老服务标准化复合型人才,首先,把培养人才的着眼点放到企业,因为只有企业管理人才才能执行落实标准。这就要建立校企联合模式,培养企业管理人才,参与学校标准化试点或课题项目。其次,高校、科研机构产业融合发展。由高校、科研机构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养老企业,这样,高校、科研机构人才可以直接进入产业,参与养老企业管理运营,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另外,加大人才培训力度。通过设立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示范单位,召开标准化编制启动会、研讨会、审查会等,邀请养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参与,以会代训,营造养老服务标准化人才培育氛围,提升标准化人才水平。
2018年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