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养老服务质量主要因素

二、影响养老服务质量主要因素

一是养老服务缺标准,影响养老服务质量建设。标准是质量建设的基础,养老服务质量不高,主要原因是缺少养老服务标准化体系。尽管各级部门都在研究制定养老服务标准,搭建养老服务标准体系,但由于标准的编制需要规范的流程,需要有充实生动的服务业态支撑,需要大量懂养老服务的复合型人才,养老服务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队标准、地方标准的研制都还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共同努力,加快养老服务标准化人才培育,提高研制养老服务标准的自觉性,善于总结实践经验与教训,尽快形成与养老服务相适应的标准化体系,推动养老服务健康发展。

二是强制标准执行不力,养老建筑质量不高。国家标准提出了养老服务设施强制标准,包括消防要求、抗地震等级、建筑高度与层高等。政府和企业在投资建设中,要严格落实这些强制标准,不折不扣地执行强制要求。但在现实中落实不够,这些养老设施强制标准,例如,养老服务设施二层以上必须设置医用电梯,以便失能、半失能老人交通与疏散;老年生活用房、活动用房不得靠近噪声大的电器或井道,不得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等。究其原因主要是:(1)设施规划施工者对养老设施设计规范的强制标准不熟悉,新建养老服务设施并没有按照国家强制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对养老服务设施的强制标准认识不够,认为有些要求太过苛刻,从而使养老服务规范从源头上打折、走样。(2)施工、监理、验收等环节落实养老服务设施强制标准不够,养老设施建筑在预算、招标、监理、验收等环节没能执行强制标准,建筑质量把关不严。养老服务建设设施强制标准要贯彻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因此,每项强制标准的落地,需要各个环节的共同努力。

三是服务技能培训不到位,服务质量难以提高。养老服务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是服务技能低、服务能力不足,这是影响养老服务质量的主要因素。为什么服务技能不高?怎么才能提高服务技能?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设置养老服务从业门槛,把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作为养老服务的强制标准。2017年人社部取消养老服务资格认定、鉴定、发证后,社会各界广泛呼吁恢复护理员从业标准资格认证。要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必须从护理员的身份认可做起。(2)切实解决护理培训与实训脱节的问题。现在把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放到高校、职业院校,仅从理论方面进行培训,起不到提高服务技能的作用。将护理员培训基地设置在养老机构,融入养老服务每个环节,是提高养老护理员培训质量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培训提高护理员技能。(3)减少年轻护理员流失率。高校、职业院校培养的专业学生是养老服务事业的骨干,更是提高养老服务质量的根本措施。各级、各部门都要研究大、中专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的优惠政策,把经过专业学校培养的年轻一代留在养老服务业。(4)缺少专业人才,影响养老产业长远发展。标准是质量建设的基础,专业是质量建设的保证,影响养老服务质量的根本原因在人才。这方面我们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包括高校招生优惠政策,毕业生就业优惠政策,创业就业优惠扶持政策,管理人才奖励鼓励政策,无论是引导年轻学生就业,还是鼓励创业就业,我们都缺少相应的扶持措施,只看到了产业的发展前景,并没有制定和形成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这也是不能吸引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原因。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养老服务人才研究,制定产业人才政策措施,鼓励人才从事养老服务业,让人才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