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影响养老产业发展的未来

二、社会资本影响养老产业发展的未来

如何解决社会资本投资老年产业遇到的困难,化解问题、突破瓶颈?

(一)完善老年产业金融政策制度

首先,政府要把完善老年金融政策体系建设列入规划。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政策及监管体系是老年金融政策制度建设的基础,我们要解决老龄人口给经济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和困难,必须建立和完善老年金融政策体系。那么,老年金融体系包括哪些内容?老年金融体系架构又是怎样的呢?这些问题都有待顶层和研究机构的规划设计。我认为,老年金融体系的架构至少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政府的老年金融政策,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债券等老年金融政策及产品;二是老年人保险金,包括个人养老金、企业年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照护保险、税延型保险等产品;三是社会老年金融体系,包括企业年金、企业医保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社会公益基金、公益信托、慈善基金等。其次,要进行老年金融体系的规划与制度建设,由人民银行牵头,会同发展改革委、民政部、人社部、卫生计生委及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等部门制定我国老年金融体系建设规划,发挥政府部门职能,从宏观上建立老年金融体系,保障金融政策在老年产业中的作用。

目前,按照保障刚需、兼顾全体的原则,着力于金融政策制度的设立与建设,需要建立以下老年保障制度:一是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险制度;二是税延型养老保险制度;三是老年产业PPP政策和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制度。另外,大力发展公益慈善基金,借鉴世界各国建立老年产业金融制度的经验,充分认识老年金融市场性、公益性的特点,积极研究探索中国特色老年慈善公益基金监管与发展的制度方法,一方面发挥公益慈善基金在老年保障的地位与作用,另一方面监督公益慈善基金的社会属性,坚持老年慈善基金为养老服务的性质和方向。

(二)兼顾资本逐利性与公益性

资本的逐利性是金融产品的基本属性,我们必须遵循这一规则,并且要认真研究社会资本投资老年产业的收益率和回报周期,这不仅是产业发展的要求,更是社会资本投资老年产业的基础,回避和忽视资本的这一本质属性就失去了社会资本投资老年产业的根基。怎么看待社会资本投资老年产业收益率低、回报周期长、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一是充分认识老年金融的特殊性。老年产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尤其是老年服务,其收益率低于其他行业,社会资本投资老年产业要充分认识这一属性,让那些对投资老年产业期望收入高、回报快的社会资金远离这个行业。由于老年产业既有市场性也有公益性,政府与社会、企业与个人、市场与公益充分体现在老年产业的各个环节,有些社会资本并不适合进入老年产业,尤其是进入养老服务业。

二是端正投资动机。弄清楚了老年产业的基本属性后,我们要正确看待投资收益率低的问题,社会资本投资老年产业不能仅奔着利益来,更不能急于求成,追求过高的利润。研究国外老年产业及老年金融体系发现,在整个老年金融保障体系中,宗教组织、社会团体、公益慈善投资老年产业的资金占较大份额,这是老年金融产品独有的特征。目前,我国公益慈善才刚刚起步,2016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为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应该大力发展公益慈善基金,倡导慈善基金为老年人服务,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社会氛围。

三是厘清资本介入的行业。老年产业发展初级阶段,社会资本更多地应该投向老年产业的上游产品,即老年产品、用品、设施设备,据专业机构统计,老年康复产品、用品、设施设备多达两万多种,伴随着智慧社区建设及智能产品发展,有更多的老年产品、用品、设施设备应运而生,这个行业利润高、收回周期短,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老年产业的上游产品。不少企业动辄投资几千万、上亿元建设养老机构,他们不是为老人服务的,而是为了享受政府的优惠政策,政府要出台更多有利于社会资本投资老年产品用品、设施设备的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向老年产品用品。现在北京、上海的许多养老机构、社区养老场所用了大量进口产品设备,我们有那么大的市场需求但并没有开发,而是把大量资金投向了养老服务设施,舍本求末。我概算了山东省建成的养老机构50万张床的投资,每张床位建筑面积30平方米,平均建设规划容积率为1.0,养老机构占用了2.3万多亩建设用地,以每张床投资10万元算,投资额达到500亿元人民币,再看看养老机构的入住率、收费价格、从业人员工资,社会资本还会去投资养老设施吗?其实,产业上游的产品、用品有着广阔的成长空间。大家可能不知道,一个日本的养老医疗床在8 000元至1万元之间,其他养老设施设备价格高得吓人,我们的社会资本为什么不去投资这个行业?一是政府没有优惠政策,资本投入没有吸引力;二是工艺水平低,我们的社会资本都希望能挣快钱,投了就能见到成效,而打造一个知名的康复器具品牌需要很长时间。所以,我们缺乏有竞争力的产品、用品,这应该成为社会资本投资老年产业的重点。

(三)找寻社会资本投资老年产业的最大利益

制定和落实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明确政府做什么、社会资本投哪里,合理界定国有企业、公益慈善在老年产业的地位和作用,整合各类资源、发挥社会力量共同推动老年产业发展。

一是发挥政府兜底和公共服务作用。政府要将财政资金投向养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尤其要把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好,把养老机构投资建设让位于市场,用土地、金融、税收等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养老机构,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另外,按照建管分离的原则,把规划建设好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通过招投标方式,选择优秀养老企业管理运营,把兜底养老机构交由社会企业管理运营,切实解决投资建设与管理运营不分的问题,这也是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提升老年人照护水平的有效措施。

二是让利于社会资本。加快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改革步伐,政府投资建设的养老服务设施交由社会资本管理运营,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释放公共服务设施红利。社会资本通过托管公办养老机构、轻资产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减少重资产投入,降低建设运营成本,以投资服务设施设备和人力资源为主,提高资产收益率,吸引更多资本投资老年产业。

三是发挥金融财税的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老年金融产品的开发与应用,设立政府、银行、企业混合所有制老年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增加社会资本在老龄金融产品中的品种和投资比例。制定社会资本进入养老保险、健康保险的政策,降低社会资本进入税延型健康保险、养老保险的门槛。鼓励大型养老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丰富养老金融产品,拓宽社会资本投资养老产业的渠道,建立社会资本投资老年产业贴息制度,用财政贴息的办法,撬动社会资本、金融机构投资老年产业。

(四)把握社会资本与其他金融产品之间的关系

老年产业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发展趋势,老年产业与金融、保险、医疗、康复、旅游、文化、地产、养生、保健等行业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老年产业多种投融资方式,再加上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科技的植入,养老产业形态乱花迷人,在这种情形下我们要厘清思路、把握方向、弄清关系。社会资本与老年金融有三层关系:

一是相融发展的关系。伴随着老年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跨领域、跨行业的金融产品越来越多,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将出现多行业交叉产品和服务形式,也会诞生多种金融服务产品,我们不仅要推动产业发展,更要推进金融产品融合,把社会资本融入各类金融服务,促进老年金融产业多元化发展。

二是平等相处的关系。在财政资金、金融资产、社会投资搭建的老年产业投融资体系中,财政资金承担着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及政府兜底服务功能,金融机构及其衍生品是老年金融体系的支柱和保障,社会资本是老年金融的有力补充,三者在老年金融体系中功能不同,责任相同;体量有大有小,目标一致,在老年金融体系中是平等的。财政、金融和社会资本在老年金融体系中没有先后之分,只有大小之别;没有属性之差,只有分工不同,老年金融体系离开了谁都不行。

三是互惠互利的关系。社会资本投资使用灵活,便捷有效,不受地域限制,有需求资金就可以直接投入。因此,社会资本效率高、反应快,在金融体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财政、金融机构的资金政策性强、规模大、具有持续性,这都符合老年产业投资大、周期长的特点。无论是养老服务设施的公建民营,还是老年产品、用品的生产销售,都应融入社会资本、财政补贴,发挥不同金融产品的特长和优势,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混合资本是老年金融的主要形式,是老年金融体系的发展方向。

(五)创新社会资本投资老年产业模式

我国的老年金融服务模式不断创新,近年来,随着养老体系的建立,涌现出了许多金融服务方式。

一是创新了保险类服务产品。泰康养老社区已经成为保险资金进入老年产业的典范,2017年上半年,保险企业营利能力最强的是泰康人寿,说明了保险企业在老年金融体系的价值。长期护理保险逐渐成熟,从青岛开创的职工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到苏州覆盖全社会的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标志着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险走过了探索阶段,进入发展成熟时期。

二是创新医养结合融资模式。医疗与养老的结合,不仅拓宽了医保基金和养老金的使用空间,而且使大量社会资金进入医养结合领域,医养结合融资额度和方式创新不断。2015—2016年,国家开发银行山东分行为20多个医疗与养老结合项目下达了近50亿元贷款额度,并创新了多种医养结合融资模式。许多科技企业、民营医院携互联网和远程医疗服务模式进入老年服务业,医养结合与老年金融成为最具潜力和吸引力的行业。

三是养老地产逐渐成形。在经过了2015、2016两年社会各界的质疑后,地产公司潜心研究、蓄势待发。进入2017年以来,万科、碧桂园、万达等地产公司纷纷以不同方式落地健康养老产业。2017年上半年,万科做了160多个养老项目;8月低,碧桂园出巨资收购了北京九华山庄,全面进入老年健康产业。万达集团多年前就布局医疗健康产业,近年来,万达集团先后投资医疗健康产业资金达千亿以上。这些大型地产公司投资健康老年产业,转型地产公司经营模式,拓展了产业领域,同时也创新了老年金融模式。另外,围绕着老年人服务出现了信托、基金、证券及养老基、彩票基金、福利基金、慈善基金多种金融服务模式,伴随着老年产业不断发展,未来还会涌现出更多、更新的老年产业金融服务模式。

(在“民营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现状、问题和改革建议座谈会”上的发言稿)

2017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