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业专业技术人员
(一)养老护理人员
养老护理人员是养老服务队伍的主体和骨干,养老护理人员占养老服务队伍70%以上,因此,养老护理队伍是养老服务队伍建设的重点,通常说的养老服务队伍建设主要是指护理员队伍建设。其实,我国早在2002年就制定了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对养老护理员的定义、分类、培训、鉴定等做出了规定,目前,实行的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是2011年修订版。养老护理员的定义是对老年人生活进行照料、护理的服务人员。养老护理员设四个职业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养老护理员培训内容分基础知识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基础知识培训内容包括:职业道德、养老服务行业介绍、养老文化、养老护理员职业要求、老年人护理基础知识、老年人护理方法、安全卫生及环境保护、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等。专业技能培训内容包括:生活照料、基础护理、康复护理、心理护理、培训指导、护理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等。从产业发展需求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养老护理员年龄大、文化低、技能不足,多数护理人员是由家庭服务转行做养老服务。另外,养老企业对护理人员的管理使用也存在不少问题:重使用轻管理——只关注护理人员上岗情况,而忽视对护理人员其他情况管理;重证书轻技能——只要有护理员证书,能用高级的不用低等级的,对护理服务技能关心不够,有些等级高的护理员并没有经过严格的技能培训与锻炼。再就是企业履行《劳动法》、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力度不够。护理员劳动强度大,有些企业为降低服务运营成本,让照料护理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护理员采取每天二班制,还有的直接让护理员与老年一起居住,护理员没有足够休息时间。
(二)康复护理人员
康复护理人员是养老服务专业技术人员,承担着协助老人在地老化的责任,为老年人提供康复护理服务。康复护理服务是指根据个人康复护理计划,围绕全面康复(躯体的、精神的和社会的)目标,专业护理员或护士引导、鼓励、帮助和训练下,安全进行日常生活护理或借助专门器械进行物理康复和功能训练,帮助居家老年人发挥其自身残余和潜在功能,以补偿丧失的部分能力,从而使其在生活质量、体格、精神及社会生活等方面得到恢复的服务活动。
康复护理人员广义上由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保健按摩师等组成。主要职责是在康复治疗过程中,为患者进行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促进其康复。利用身体运动和各种物理因子(电、光、热、冷、水、磁、力等)作为治疗手段,进行神经肌肉和骨关节运动功能的评估、治疗、训练;也使用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手工艺治疗、认知训练等作业治疗手段对患者进行细致功能、认知功能、居家及社会生活能力等的评估和治疗训练,促进其身心康复,帮助其重返社会,改善其生活质量。康复护理人员具备的理论知识包括:(1)人体解剖学、运动学、生理学、人类生长与发育等相关知识。(2)康复医学及现代康复治疗学知识、物理治疗学和作业治疗学基本理论。(3)与康复治疗有关的神经科、骨科相关疾病的临床知识。(4)中医理论基本知识,中医康复治疗如推拿和中医手法、针灸、太极拳等理论。(5)语言治疗学、心理治疗学、假肢及矫形器应用等基本知识。(6)社会医学、医学伦理学、残疾学知识。(7)与运动功能障碍、日常生活运动障碍、认知障碍等有关的功能评定的基本理论知识。(8)外语、医用统计学、计算机应用等基本知识。(9)相关的医学法规和政策或行政指引的知识,熟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等法规或行业指引。应该具备的能力包括:(1)较好的语言沟通技巧,能倾听别人意见,有效地表达个人意见进行交流讨论、启发教育或征询意见。(2)较好的社会工作能力。能关心患者的全面康复,结合岗位任务,发挥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帮助患者重返社会;能关心患者的社区康复和家庭康复,注意收集有关的社会信息,指导患者康复;对社会上各类康复资源中心有所了解,能及时介绍患者取得资源中心的帮助。(3)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工作有计划、有条理,懂得有序安排患者的康复治疗、组织患者小组的康复治疗活动,并在其他相关的管理工作方面具有一定的能力。(4)有一定的教学辅导和参与科研的能力。懂得如何示范治疗操作和如何进行讲解;懂得康复治疗临床实用性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在指导下协助收集资料,进行试验性治疗等。
康复护理专业技术人员是养老服务队伍的中坚力量,提高养老服务质量的关键是要提高康复护理队伍的素质。这方面我们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表现在养老服务机构缺少康复护理技术人员;康复医疗项目纳入医保项目少;老年人康复需求得不到医疗基金支持;康复护理潜在需求大,而转化为现实需求的较少;高校、职业院校专业招生难;设置康复护理专业条件高;毕业生大多数去了综合医院康复科,养老企业缺乏专业人员生存的土壤。
(三)心理咨询人员
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老人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内容:从老年人及家属等信息源获得老人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资料;对老人的心理成长、人格发展、智力、社会化及家庭、婚姻生活事件等进行全面评估,概括心理和生理测查;根据心理发展史和心理生理测查的结果,在心理咨询中发现老人有精神障碍或躯体疾病时应及时请求会诊或转往其他专科。心理咨询师分为三个职业等级:心理咨询师三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心理咨询师二级(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心理咨询师一级(国家职业资格一级)。心理咨询师职业道德:(1)心理咨询师不得因求助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国籍、信仰、价值观等任何因素歧视求助者。(2)心理咨询师在咨询关系建立以前,必须让求助者了解心理工作的性质和特点、这一工作可能的局限以及求助者自身的权利和义务。(3)心理咨询师在对求助者进行工作时,应与求助者对工作的重点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建议,必要时还要达成书面协议。(4)心理咨询师不得和求助者建立咨询以外的其他关系,尽量避免双重关系,更不得利用求助者对咨询师的信任谋取私利,尤其不能对异性有非礼的言行。(5)当心理咨询师认为自己不适合对某个求助者进行心理咨询时,应向求助者做出明确的说明,并且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将其介绍给另一位合适的心理咨询师或者医师。(6)心理咨询师要始终严格遵守保密的原则。
对老人开展心理咨询是一项广泛、持久、专业的服务。我国老龄人口中空巢、失独、独居、高龄人口比例逐年提升,开展特殊群体的心理咨询服务是养老服务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目前,从事专业心理咨询的人员少,老人心理慰藉需求大,志愿者队伍尚不规范。解决这一矛盾一方面要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满足特殊老人心理空虚、寂寞难耐的需求;二是要重视培育志愿者队伍。我国空巢老人占老年人总数50%以上,服务需求量大、分布广,尤其是农村空巢、独居老人自杀现象越来越多,专业心理咨询服务难以普及,应培育志愿者参与心理慰藉服务。
(四)营养师
营养师是指通过严格营养基础理论学习和专业营养技能修炼,能够在饮食、预防疾病、辅助治疗、预防亚健康、健康管理等领域指导老人,并能设计好方案、进行跟踪服务的营养专业人才。广义上的营养师是指从事与营养相关的专业人士,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专业知识,而且拥有从事与营养工作相关的经历和经验,有丰富的行业资历。营养师因其不同服务对象分为临床营养师、公众营养师、食品营养师、运动营养师、餐饮营养师等,养老服务营养主要涉及公共、食品、运动和餐饮营养等四个领域。营养师通常的工作内容:(1)进行膳食调查和评价;(2)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3)营养咨询和教育;(4)膳食指导和评估;(5)食品营养评价;(6)社区营养管理和营养干预;(7)培训和管理。
老年人营养是养老服务的核心,营养服务贯穿养老全过程、全领域、全业态。因此,要千方百计地培育营养服务人员,争取让更多的营养师从事养老服务,通过普及营养知识,推广营养经验,开展营养专业知识教育和培训,让从业人员了解营养学,掌握基础营养知识和技能,提高全行业营养服务能力和水平。
(五)社会工作人员
社会工作者,即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运用个案、小组、社区、行政等专业方法,帮助机构和他人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的专业工作者。社会工作是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以为民解困和助人自助为宗旨的、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手段的专业性、职业化的社会服务工作。其一,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的活动。从最初的施舍、慈善行动发展而来的社会工作一开始就带着鲜明的助人的特征,成为一种充满爱心的崇高的事业。其二,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工作。不论其工作对象是个人还是团体,均以协助其依特殊的需要或能力,配合社会的需求,使获得社会关系的调整与生活的改善。我国于1988年下半年开始初建社会工作专业,目前,社会工作属于社会学学科下的一个分支学科。其三,社会工作是一种专门的职业。社会工作是一种运用科学方法和艺术手段去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职业。从职业分化的角度看,我国的社会工作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其四,社会工作是一种制度。社会工作是由政府或民间组织提供的一种规范化的、专业的服务,被纳入现代社会的制度系统中,成为贯彻政府福利政策、确保社会稳定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制度。国家职业资格共分四个等级:社会工作者四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中级);社会工作者三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高级);社会工作者二级(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技师二);社会工作者一级(国家职业资格一级/技师一)。高校设立的社会工作专业属于一级学科社会学,专业代码(650101)经过本科教育的社会工作者,通常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1)了解社会学的理念和方法;(2)熟练掌握社会工作的各种技能和方法,善于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帮助困难群体走出困境,从事正常生活并获得发展;(3)熟练掌握社会调查方法和技能及社会统计方法;(4)了解并做好与社会工作有关的重大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有通过社会工作实践和社会工作研究影响社会政策的价值取向和基本能力;(5)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善于了解国情,善于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具有较强的论文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养老服务需要社会工作者,随着老龄人口增加,养老服务业对社会工作的需求不断增加。目前,一些大型养老机构设立了专职社会工作职位,负责组织策划为老人服务的各种活动,同管理人员一起开展心理咨询及精神慰藉工作,满足更多业务需求,提高养老社会化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