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所提意见建议采纳落实情况

三、《调研报告》所提意见建议采纳落实情况

(一)关于“明确养老服务业PPP发展模式的管理体制”问题

目前在国家层面,由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负责推进PPP改革工作。根据国办发〔2015〕42号和鲁政办发〔2015〕35号文件规定,按照养老服务部门职能分工,民政厅协助财政、发改等部门落实推进养老服务PPP相关政策,管理运营养老服务PPP项目。参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养老服务领域合作研究、信息统计、项目评估论证、风险管理等工作。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及民政部工作部署,进一步理顺PPP项目管理体制机制,提升工作效能。

(二)关于“完善养老PPP发展模式的合作机制”问题

根据《调研报告》所提建议,省民政厅将会同相关部门规范养老服务业PPP项目合同管理,包括制定项目合同条款、落实项目合同内容、保护合同各方利益、分配相关方风险、明确各方义务,切实保障各方合法权益。

加强养老服务业PPP项目产权结构设计研究,统筹社会资本预期回报、项目可融资性、运作方式和财政承受能力,对不同产权和收益模式的养老服务项目实施分类指导,确保养老服务项目持续、健康、稳定运作。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探索建立PPP信用约束机制,督促合同各方树立契约意识,如有问题,依法追究违约责任,确保各方利益不受损失。

(三)关于“加大养老服务业PPP发展模式的风险管控”问题

今年,省财政厅印发《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规范管理年”活动的实施意见》(鲁财金〔2018〕21号),明确要求“进一步加强项目评价论证管理,支持各级组织财务、法律等PPP专家对项目‘两评一案’开展评审,不断优化实施方案,合理分担风险,深度挖掘项目盈利空间,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消除风险隐患,做实评价论证”。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养老服务业PPP项目实施情况,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识别、厘清项目潜在的政策风险、金融风险、市场风险和运营管理风险,鼓励采纳ISM模型方法对各类风险进行等级划分,并按照“风险分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在政府方和社会资本方之间进行合理分配,确保项目合作各方权责利对等。

重视城乡发展不平衡导致的舆论风险,切实加大农村养老服务领域的PPP推广力度,扩大养老公共服务的普惠力度,着力减小养老服务的城乡差异。我们将加强PPP保险研究,引导保险机构推出适合养老服务业PPP项目的保险产品,合理分散转移项目风险。

(四)关于“政府引导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养老服务业PPP模式发展”问题

我们将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PPP项目,鼓励各类机构和组织盘活存量资产,支持政府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将所属度假村、培训中心、招待所、疗养院改造成养老服务设施,运用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管理运营,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加强PPP项目采购流程监管,明确要求应采用公开招标方式,保证各类社会资本平等参与、公平竞争。加快推进养老产业基金设立筹备工作,通过市场化方式吸纳各类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推动建立老年服务产业投融资机制。

(五)关于“研究制定养老服务业PPP发展模式的优惠支持政策”问题

完善省级养老服务专项资金扶持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一是调整养老服务专项资金补助投入方向。将养老服务机构运营补贴方式由“补砖头”“补床头”变为“补人头”,按照实际入住老年人数量发放运营补贴,提高养老服务专项资金资助的精准度。

二是统筹整合养老服务项目补贴。认真梳理老年人高龄津贴、护理补贴、服务补贴等政策,适时进行补充调整、规范完善,优先为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高龄等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基本养老服务。

三是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对本、专科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业给予一次性补助,对高等院校、职业(技工)院校设立养老服务专业进行奖励,开展养老护理员和管理人员培训,加快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等养老服务专业人才。

四是用好国家开发性金融优惠政策。加大国家开发性支持养老服务发展金融扶持政策的落实力度,落实国开行山东省分行《“十三五”养老服务投融资发展规划》,协同相关部门落实规划、土地等的支持措施,优化养老服务发展环境,全方位构建养老服务政策体系。

(六)关于“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为养老服务业PPP发展模式提供支撑”问题

我们将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推动有条件的老年公寓、敬老院、城乡养老服务设施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基金筹集机制,建立政府、企业、个人按比例筹集基金方式,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全覆盖、可复制、可持续的健康运行机制。继续跟政府相关部门配合,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各项制度政策协调一致。

(七)关于“整合现有养老机构,选择有实力的社会资本方是基础”问题

认真学习借鉴北京、浙江、广东等省市的经验做法,引进国外资本运营养老服务项目的模式,积极推广山东济南养老服务中心、淄山姚家峪养老生态中心项目等先进经验,采取BOT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并通过竞争方式遴选出优秀运营投资企业,确保项目长期稳定运行。探索研究存量政府养老机构打包整合与PPP合作模式,采用TOT、ROT、MC等方式,交由专业社会资本运营管理,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和管理水平,政府参与新建的各类养老服务项目,都要探索引入PPP模式。

(八)关于“提升培训专业能力,加强专业人员PPP专业知识和经验的积累”问题

我们将加强对PPP相关政策、操作规程、核心要素、关键环节的培训学习,普及民政系统相关人员PPP专业基础知识,提升参与各方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夯实养老服务PPP项目实施基础。加强与高校院所和PPP专业咨询服务机构的合作,加大专业人才储备和培养力度。

(九)关于“完善解决纠纷机制,合理设计介入权行使方式”问题

强化法治政府建设,树牢契约精神,提高政府履约能力,落实国家PPP政策规定,加强PPP项目法制化保障,探索建立PPP争议的仲裁机构,妥善解决项目争议,促进政企诚实守信、践诺履约。

2018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