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给我们的启示
学习加拿大老年服务经验,推动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厘清养老服务业发展思路
我国养老服务业现阶段的特征是老年群体庞大、未富先老、失能和空巢老人多等,现阶段应准确把握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区分政府、社会、家庭、个人责任,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家庭分担,共同推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养老服务业应围绕一个目标、构建两大体系、坚持三项原则的发展思路。“一个目标”是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保重点、广覆盖、建机制、增活力。“两大体系”是失能、失智老人护理服务体系,健康老人养老保障体系。“三项原则”是政府重点保障失能老人,将活力老人交给市场,子女履行赡养义务。
(二)健全养老服务业管理体制
按照发展养老服务业总体要求,建立和完善养老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居家、社区、机构、医养”等机制,重点解决制约“医养”融合发展的“瓶颈”,针对医养分置、医养结合、医养统一等情况,打破医疗与养老结合的体制障碍,建立医疗与养老统一的保障体系。目前,医疗与养老体制分离,难以实现护理进家庭、照料进社区,未能建立失能老人护理机制,出现了居家和社区养老活动娱乐化、服务形式化、工作表面化、功能空泛化的现象。建议政府牵头组建养老与医疗服务协调机构,明确民政、卫健、人社等部门在发展养老服务业、提供老年护理服务、建立老年人保障体系等方面的职责。推动医养融合发展,实现“医养统一”,必须打破部门壁垒,打通医疗与养老服务体制上的障碍,重构医疗与养老服务体制。
(三)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
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重点解决“谁需要、谁出钱、谁评估、谁服务、谁监管”这五个问题。
一是谁需要。弄清楚老人需求,扎扎实实做好老年人专项调查和评估工作,划分失能老人、健康老人、高龄老人的不同需求。着力做好两类服务:一类是由专业人员提供给失能老人的护理服务。另一类是开展助浴、助餐、助洁、助行等服务。
二是谁出钱。坚持养老服务费主体责任明确、多方承担的原则,发挥政府、社会(保险)、家庭、个人等方面的作用。①政府对失能老人护理进行补贴。借鉴加拿大卫生一体化(LHIN)政府分类分层补贴方式,建议政府建立低收入家庭老人护理服务补贴。②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建立政府补贴、医保划拨、个人缴纳相结合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③家庭承担。老人家庭收入较高的,由家庭承担养老服务费。一方面政府应建立子女护理老人补贴补偿制度;另一方面鼓励子女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④个人承担。健康老人的助洁、助餐、助浴、助行等服务费用由家庭承担。
三是谁评估。建议统一民政、卫计老年人能力及需求评估标准,开展老人健康状况及家庭经济状况评估,确定老年人护理服务等级及补贴标准。学习借鉴加拿大、北京、上海等地老年人需求评估的标准、流程、办法,建立老年人需求评估制度,为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及老年护理服务打下基础。
四是谁服务。大力培育养老服务组织,夯实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基础。①扶持养老服务组织发展。政府不仅要办好公办养老机构,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还要大力发展养老服务社会组织,更要鼓励发展养老服务企业。②搭建养老服务体系。借鉴加拿大社区养老护理中心(CCAC)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建立各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③培训服务人才。加大养老专业人才培训,建立养老服务人才制度。探索建立家庭医生制度,开展健康档案管理,推进长期护理服务。
五是谁监管。制定和落实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管理规范和服务标准,建立养老服务资格准入、补贴、退出等机制。
(四)做好失能老年人护理服务
失能老人、低收入失能老人是政府养老服务的重点关注对象,应当建立失能老人护理服务制度。
一是开展评估。建立民政、卫健统一的老年人能力及需求评估制度。
二是分类照护。按照老人需求评估提供个性服务。发挥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用,将社区卫生服务设施用于老年人护理。
三是费用。低收入失能老人由政府医保或补贴,其他失能老人由医保、长期护理保险或个人负担。
(五)激发老年产业发展活力
培育老年人服务市场、激发老年产业发展活力、树立民生服务意识有利于促进民生与经济协调发展。
一是促进养老服务业放管服改革。深化养老服务业放管服改革,简化审批手续,推行并联审批,鼓励将闲置用房、培训中心、度假村、旅游酒店等设施改造成养老机构。落实优惠扶持政策,引导大企业、大集团投资建设和运营养老机构、城区日间照料中心,推动养老企业连锁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
二是形成养老服务健康业态。加快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步伐,推动公办养老机构转制为企业或公建民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各类养老服务主体健康发展,形成互相补充、互相支持的养老服务业态。
三是推动养老服务多元化发展。发展老年社区,建设集教育、旅游、养生、娱乐、保健、医疗、康复、护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养老服务综合体。加快养老与房地产、医疗、保险、旅游等融合发展的步伐,倡导候鸟养老、旅游养老、乡村养老、以房养老、会员制养老等新业态,拉长老年产业链,提高产业聚集度。
四是探索建立老龄金融服务体系。创新老龄金融服务形式,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金融、保险、股票、信托、担保等老龄产业投融资体系,推进养老企业应收账款质押、预期收益权质押、动产抵押等抵质押贷款业务。探索将政府支持社会力量建设养老服务设施的优惠土地和补助资金作价记账,政府不参与养老机构运营管理、收益分红和债务承担。开展以房养老金融产品试点。
(六)创新养老服务实践
积极推进国家、省级各项养老服务实验(试点),加强对实验区(单位)的督促调度、指导监督和推广工作,发挥资金引导作用,创新和发展政府优惠政策、管理体制、居家养老等服务方式,着重创新实践内容。
一是强化党政推动。建立和改革养老服务体制机制,涉及部门职能和利益,必须依靠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充分发挥“外脑”和“智库”的作用,切实做好各项制度设计和实施方案的论证工作。
二是重在制度建设。发展养老服务业要立足实际,不能贪大求洋,生搬硬套,急躁冒进,试图“一口吃个胖子”。在目前的法规制度、财税金融、社会理念等条件下,养老服务体系重在制度建设,要实事求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保证可持续发展。
三是抓好实验(试点)。结合国家、省级开展的实验(试点)工作,一个阶段突出抓好一两项实验(试点),坚持点上突破、面上推广,推动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山东省赴加拿大养老服务业高级管理人才培训班
撰稿人:冯建国、王建武、鹿峰、岳新
2017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