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养老服务业及产业融资情况
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各级财政投入不断加大,养老服务业发展迅速,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截止到2017年底,全省各类养老床位达到75万多张,千名老人拥有床位37张,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3.3%。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截止到2017年底,全省共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5 000处,其中,登记的养老机构2 600多个,全省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4 400个,农村互助型幸福院8 000多个。
一是设立财政专项资金。“十二五”期间,省财政加大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投资力度,设立了养老服务专项资金,综合运用省基本建设投资、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彩票公益资金、土地出让收益等方式,持续加大对养老服务业设施建设的投入。2014—2017年,省财政兑付养老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38亿多元,撬动和引领社会资金投入,通过建设补贴、改造补贴、运营补贴等多种形式,吸引大量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推动了养老服务业社会化、产业化和市场化,带动市县政府和社会投入400多亿元,省属鲁商集团、山东能源集团、山东高速集团、山东水发集团、鲁信集团等纷纷布局养老服务业。
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创新实验,为破解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难题,自2015年省财政累计安排奖补资金3.6亿元,支持21个县(市、区)社区治理暨养老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二是信贷资金支持民营养老机构的力度逐步增强。截止到2016年底,省内银行支持养老服务业贷款余额24.93亿元,较“十二五”末增加了10.32亿元,增幅70.64%。其中支持民营养老机构贷款余额13.48亿元,较“十二五”末增加了6.6亿元,增幅95.93%,共计支持新建、改建民营养老机构18家,增加养老床位23 391张。
三是筹备设立养老服务业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基金。省委、省政府将医养健康产业列为十大新旧动能转换产业,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以“四新”促“四化”发展,筹备成立了医养健康产业基金,设立50亿母基金,下设N支子基金,2~3年产业基金规模达到200亿元。
另外,积极落实《山东省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推动养老服务业股权投资引导基金设立,2015年,烟台市成立了全省首家养老产业基金,基金模式60亿元,首期20亿元已经进入实际运作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