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评价

七、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评价

(一)身体测量

身体测量是鉴定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的重要方法。身体测量指标主要包括体重、身高、上臂围、上臂肌围、上臂肌面积、胸围以及生长发育指数等。

(二)生化检验

生化检验主要包括血液蛋白质含量测定和尿液蛋白质代谢产物测定。

1.人血清白蛋白

人血清白蛋白在血液中含量较高,半减期为20 d,正常范围为35~55 g/L;患蛋白质缺乏症时其含量明显降低。

2.血清运铁蛋白

血清运铁蛋白在血液中含量较少,半减期为10 d,正常范围为2.65~4.30 g/L,是较人血清白蛋白更敏感的指标。

3.前白蛋白

前白蛋白在血液中含量极少,半减期为2 d,正常范围为280~350 mg/L。

4.视黄醇结合蛋白

视黄醇结合蛋白在血液中含量极微,半减期为0.5 d,正常范围为26~76 mg/L。

5.血清氨基酸含量

血清中一些氨基酸含量及其相互比例在蛋白质缺乏时会发生变化,可表现为丝氨酸、酪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的含量增高,异亮氨酸、亮氨酸和缬氨酸的含量降低,两者的比值增大。

6.尿肌酐

尿液中的肌酐是肌肉中肌酸的代谢产物,尿肌酐的数量反映肌肉的数量和活动,间接反映体内肌肉中蛋白质的含量。当蛋白质缺乏时,尿肌酐含量则会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