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的营养代谢特点

一、骨质疏松症的营养代谢特点

研究表明,高龄、女性、种族、骨折家族史、低钙、低维生素D、酗酒、吸烟、低体重、少活动、绝经、甲亢、糖尿病、某些激素和抗惊厥等药物的使用等,是引发骨质疏松症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高危因素。个体在年轻时保证充足的钙摄取和体力活动,有助于储备充足的钙来预防或推迟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正常成熟骨的代谢主要以骨重建形式进行,在调节激素和局部细胞因子等协同作用下,骨组织不断吸收旧骨,生长新骨,周而复始维持体内骨转换的相对稳定。

骨形成主要由成骨细胞介导,影响骨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点。①遗传因素。②钙摄取量:钙是骨矿物质中最主要的成分,其不足必然会影响骨矿化,尤其在骨生长发育期及机体钙需要量增加期(妊娠、哺乳及骨创伤等),更应摄取充足的钙。③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足够的体力活动有助于提升骨峰值,负重等力学刺激及体力活动可刺激骨形成;吸烟、酗酒、高蛋白及高盐饮食、饮大量咖啡、维生素D摄入不足或光照少、长期卧床和失重等均易诱发骨质疏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