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的营养预防与治疗策略
骨质疏松症在明确诊断和了解病因后,除继发性患者的原发病治疗外,常采取以下治疗方法。
(一)充足的钙
在各种骨质疏松症的常规及基础治疗中,充足的钙摄入对获得理想骨峰值、减缓骨丢失、改善骨矿化和维护骨骼健康均十分有益,儿童和青壮年成人、绝经期前后的女性尤其应注意适当增加钙摄入量。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成人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800 mg,50岁及50岁以上人群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1 000 mg,并尽可能以优质的膳食钙为主(如乳类及乳制品、深色蔬菜和海产品等),饮食中钙摄入不足时可酌情选择各类钙制剂。
(二)适量的磷
一般饮食中含磷丰富。高磷摄入易引起血磷偏高,抑制1,25-(OH)2-D3的生成,最终使钙吸收率下降,但增加磷摄入可减少尿钙丢失。因此,建议钙磷比值为(2∶1)~(1∶2),不过多选择加工食品(各种含磷的添加剂)可避免磷摄入过量。
(三)充足的维生素
建议个体在上午11:00至下午3:00,尽可能多地将皮肤暴露于阳光下晒15~30 min,每周两次,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缺少日照者可每天补充维生素D 5μg,长期水下或井下作业者需每天补充维生素D 20~50μg,以维持血25(OH)D3在正常水平(100~150 nmol/L)。维生素A可促进骨骼发育,在钙和骨骼的代谢过程中,维生素K也是一种必需物质,建议常吃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如绿色多叶蔬菜、乳制品(如凝乳和奶酪)、鸡蛋以及纳豆等。
(四)适量蛋白质
蛋白质是组成骨基质的原料,建议常吃富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清、核桃等。
(五)科学的烹调
蔬菜中的草酸和谷物中的植酸会与钙结合成不溶性的钙盐,影响钙的吸收。为降低这种影响,建议将草酸含量高的蔬菜,如菠菜、草头等,先在沸水中焯一下,让草酸溶于水后再烹调;对含植酸的面粉、豆粉、玉米粉,建议加入发酵粉发酵一段时间,可使植酸水解而降低其含量。
(六)良好的生活方式
应养成多参加户外活动的生活方式,减少烟酒、浓茶、浓咖啡、碳酸饮料的摄取,调整容易使骨质疏松的药物等,保持规律运动,这样均有利于增加和保持骨量。
思考题
1.基本概念:身体质量指数、食物交换份、高嘌呤食物、低嘌呤食物。
2.问答题:
(1)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发之间有何联系?
(2)如何评价肥胖的程度,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减肥方案?
(3)如何根据食物交换份法制作糖尿病患者的食谱?
(4)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如何参考食物嘌呤含量选择食物?
(5)骨质疏松患者的营养需求特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