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母的营养需要

二、乳母的营养需要

乳母的营养需求包括:恢复或维持母体健康,为正常泌乳提供物质基础。

(一)能量

由于产后一个月内母体的乳汁分泌量每日约为500 mL,三个月后乳汁分泌量可增加至750~800 mL,因而母体必须以0.38 MJ(90 kcal)的能量才能供100 mL乳汁所含的能量,按每天乳汁分泌量为800 mL计算,则每日需额外增加的能量为3.04 MJ(720 kcal)。另外,哺乳期基础代谢率升高10%~20%,相当于每日增加能量需求0.84 MJ(200 kcal)左右。其中,孕期的脂肪储备可为乳汁的分泌提供1/3的能量,另外2/3需由膳食提供。

我国DRIs规定,乳母每日能量的摄入量应在孕前的基础上增加2.09 MJ(500 kcal),如果原为轻体力劳动妇女,每日能量的摄入量为7.53 MJ(1 800 kcal),此时则为9.62 MJ(2 300 kcal)。衡量乳母摄入能量是否充足,可以通过乳汁分泌量和母亲体重来判断:一是乳汁分泌量能否满足婴儿需要;二是母亲体重较未孕前下降表示能量摄入不足,过重则表示能量摄入过多。

(二)宏量营养素

1.蛋白质

蛋白质的质和量都会影响乳汁分泌量和蛋白质氨基酸的组成。乳汁中的蛋白质含量平均为11 g/L,如每日乳汁分泌量为800 mL,则需要蛋白质8.8 g。由于膳食蛋白质转化为乳汁蛋白质的转换率为70%,故分泌乳汁800 mL需消耗蛋白质12.6 g。如果膳食供给的蛋白质生理价值低,则转变成乳汁蛋白质的效率会更低。因此,乳母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应在原基础上增加20 g,达到每日80~85 g,其中优质蛋白质最好占1/3~1/2。

2.脂肪

脂肪是婴儿能量的重要来源,婴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及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也需要脂肪,故乳母膳食中应有适量的脂肪。乳母应多吃鱼类,尤其是深海鱼类,可以增加DHA的摄入量,有利于婴儿脑神经和视力的发育。乳母脂肪的摄入量以占总能量的20%~30%为宜。

3.碳水化合物

乳母膳食中的碳水化合物适宜摄入量与成年人相同,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50%~65%,为了防止碳水化合物对血糖造成冲击,应当适当摄入部分全谷食物和杂粮。

(三)微量营养素

1.矿物质

乳汁中钙含量较为稳定,不受乳母膳食中钙水平的影响,但当膳食中钙摄入量不足时,乳汁的分泌量虽然不会被影响,但机体仍可能会动用母体骨钙贮备,以保持乳汁中钙含量的稳定。乳母常因钙摄入不足而发生缺钙症状,表现为腰背酸痛、小腿肌肉痉挛等,严重的则出现骨质软化症。因此,为了保证乳汁中钙含量的稳定及母体的钙平衡,应增加乳母钙的摄入量。《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建议,乳母钙的推荐摄入量为1 000 mg,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2 000 mg,乳母应多食一些高钙食物(如乳类及乳制品、虾米皮、海带、豆制品等)以及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动物肝脏、鸡蛋等),此外还要多晒太阳,以促进钙的吸收。

铁不能通过乳腺输送到乳汁,故乳汁中铁的含量极低(仅为0.1 mg/100 mL),不能满足婴幼儿的需要。6个月内的婴儿体内有足够的铁贮备,因而较少发生缺铁性贫血。但是,6个月以后,婴儿体内铁的贮备耗尽,应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如肝泥、蛋黄、肉末、鱼等。乳母本身为了防治贫血及促进产后身体恢复,也应多食含铁丰富且吸收率高的食物以及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乳母每日膳食中铁的推荐摄入量为24 mg。

2.维生素

乳母膳食中各种维生素必须相应增加,以维持乳母健康,促进乳汁分泌,保证乳汁中营养成分的稳定,满足婴儿及乳母的营养需要。但是,食物中维生素A转化到乳汁中的数量有一定的限度,即使母体大量摄入,乳汁中维生素A的含量也并不会按比例增加;维生素D几乎不能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婴儿应通过多晒太阳或补充鱼肝油及其他制剂获得维生素D。水溶性维生素可大量自由地通过乳腺供给婴儿,但乳腺有调节作用,达到饱和后乳汁中的含量不会再继续增加。乳母每日膳食中的维生素推荐摄入量:维生素A 1 300μgRE,维生素D 10μg,维生素B1 1.5 mg,维生素B2 1.5 mg,烟酸15 mg,维生素B6 1.7 mg,维生素B12 3.2 mg,维生素C 150 mg。

(四)水分

乳汁分泌量与摄入的水分密切相关,当摄入水分不足时,会直接影响乳汁分泌量。乳母除每天喝白开水外,还要多吃流质食物,多喝骨头汤、肉汤、鸡汤、蛋汤和鱼汤等。为了促进乳汁分泌,乳母可以多食用猪蹄炖花生仁、大豆或多喝鲫鱼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