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营养治疗

二、糖尿病的营养治疗

糖尿病的治疗应该是综合性的。根据中国的实践经验,我国专家提出了“五驾马车”的治疗原则,即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糖尿病病情监测和糖尿病教育与心理治疗等五个方面。

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均需要接受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应在熟悉糖尿病治疗的营养(医)师或综合管理团队(包括糖尿病教育者)的指导下完成;它是在综合评估患者营养状况的前提下,设定合理的营养治疗目标,调整总能量的摄入,合理、均衡地分配各种营养素,达到控制代谢紊乱的目的,并尽可能满足个体的饮食喜好。

糖尿病营养治疗的基本过程:对患者进行个体化营养评估和营养诊断,制定个性化营养干预方案,并在一定时期内付诸实施,及时监测营养治疗效果。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以患者代谢控制为目标,并在结合患者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和主观意愿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建议糖尿病患者在控制总能量摄入的前提下,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供能营养素,同时兼顾脂肪和蛋白质的均衡摄入,制定合理的膳食规划。

(一)适当控制能量维持标准体重

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患者应当接受个体化能量平衡计划,目标是既要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又要满足不同情况下的营养需求。根据糖尿病患者体力劳动强度和肥胖程度,合理确定能量摄入(表8-1)。

表8-1 成人糖尿病患者每日能量供给量

(二)合理控制三大营养素比例

1.碳水化合物

在合理控制总能量的前提下,提高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可改善糖耐量,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若碳水化合物供给量太少则可能发生酮症酸中毒。目前认为糖尿病患者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合适比例为45%~60%。如果空腹血糖高于11.1 mmol/L,且尿糖较多时,则需要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糖尿病患者的膳食对碳水化合物的种类和质量有较严格的要求。选择碳水化合物时,尽量选择复合碳水化合物,严格限制单糖和双糖的摄入。通常用GI作为选用食物的参考依据。GI是指与葡萄糖或白面包摄入后血糖浓度的变化程度相比,含糖食物使血糖水平相对升高的能力。常见食物的GI如表8-2所示,GI>75为高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GI<50为低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介于两者之间则为中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

表8-2 常见食物的GI 

续 表

在选择具体食物时,最好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如莜麦、燕麦、荞麦、玉米等,适当选择中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如大米、面粉等;尽量不用高血糖生成指数的蜂蜜、糖浆、蔗糖、葡萄糖等纯糖制品和含糖高的甜品及糕点。建议全谷物食物占全日主食量的1/3以上。另外,同样是小麦粉,做成馒头、面包或配合饺馅做成饺子,其血糖生成指数明显不同,因此同一种食物不同的制作和烹调方法对血糖的影响也不相同。谷类烹饪建议急火煮,少加水,谷类煮熟不必经过长时间的高温煮炖,加工时间越长,温度越高,水分越多,血糖生成指数也越高。

2.脂肪

如果脂肪供给量太少,则不能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要,并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但过多或比例不当也会引发和加重高脂血症,继发心脑血管疾病和脂肪肝,故一般建议脂肪的供给量应占总能量的25%~35%,并要求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之间的推荐比例为1∶1∶1;胆固醇的摄入量要在300 mg/d以下,高脂血症者应控制在200 mg/d以下。

3.蛋白质

身患糖尿病时,机体处于负氮平衡,因而要求蛋白质摄入量的相对比例略高于正常人,占总能量的15%~20%。如果肝肾功能正常,儿童、孕妇、乳母或有营养不良者的蛋白质摄入比例可高于总能量的20%。但是如果糖尿病合并肾脏病变,应视肾功能酌情供给。为保证供给的蛋白质质量,动物性蛋白质应占总蛋白质的1/3以上。补充一定量的豆类食物除了可补充优质蛋白质以外,还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摄入量。

(三)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糖尿病患者因代谢旺盛使得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再加上大部分患者尿量增加,导致部分维生素从尿中损失,容易造成维生素缺乏。B族维生素是能量代谢中许多酶的辅酶,缺乏时会导致或加重神经病变;维生素C、β-胡萝卜素、维生素E等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葡萄糖和糖基化蛋白过氧化时产生的自由基,特别是维生素C可预防因其缺乏时引起的微血管病变,所以在糖尿病患者的膳食中必须保证摄入足量的维生素。一般建议维生素的供给量:维生素B1成年男性为1.4 mg/d,成年女性为1.2 mg/d;维生素B2成年男性为1.4 mg/d,成年女性为1.2 mg/d;维生素C为100 mg/d。

与糖尿病关系密切的矿物质有铬、锌、钙、磷、镁等。铬是葡萄糖耐量因子的组成成分,能增强胰岛素的生物学作用,还能抑制胆固醇的合成,因而供给适量的铬既能预防和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又能改善糖耐量,降低血糖、血脂。锌是多种代谢酶的组成成分和活化剂,还与胰岛素的合成、结构稳定及活性有关。钙、磷由于从尿中大量丢失,因而糖尿病人常继发骨质疏松的病症。机体缺镁可致胰岛素抵抗,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影响血脂。补充镁后可改善胰岛素分泌能力,防止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糖尿病患者对上述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增加,且丢失较多,因此容易导致这些微量元素的缺乏,应注意补充。钠也是机体必需的一种矿物质,但是正常饮食条件下很少缺乏,反而容易摄入过量。钠的摄入量一般需要控制在2 200 mg/d以下,食盐的摄入量要控制在6 g/d以下,并注意不要摄入太多酱油、咸菜等含钠高的食物。

(四)提高膳食纤维的摄入量

膳食纤维在胃肠道中能延缓和减少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增加食物体积、加快食物通过肠道、软化大便等。同时,膳食纤维能降低血糖、改善葡萄糖耐量、防止便秘、因饱腹作用减轻饥饿感、降脂减肥等,具有良好的防治糖尿病的作用。但过多的膳食纤维也会影响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吸收,建议糖尿病患者的膳食纤维每日摄入达到25~30 g的推荐量。豆类、富含纤维的谷物类、水果、蔬菜和全麦食物均为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

(五)戒烟限酒

饮酒可增加机体代谢,增加酮体的产生量;吸烟可降低机体的抵抗力,增加感染的机会,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当戒烟限酒。

(六)合理分配三餐食物

合理的进餐制度可减轻胰岛负荷、控制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每日不得少于三餐,一般按1/5、2/5、2/5或1/3、1/3、1/3的能量比分配三餐食物。若某餐后血糖过高或某个时间易发生低血糖甚至出现酮症,就应增加餐次(4~6餐或更多)。其方法是从正餐中匀出25 g主食及一部分含蛋白质高的食物作为加餐。加餐时间一般在上午9:00、下午3:00和晚间临睡前1 h这三个时段。

(七)合理进餐

建议糖尿病患者进餐时细嚼慢咽,每口饭菜最好咀嚼25~30次。同时,合理控制进餐速度,早晨进餐时间为15~20 min,中餐和晚餐为30 min左右。建议进餐顺序为先吃蔬菜、再吃肉类、最后吃主食。

(八)用食品交换份法配餐

食品交换份法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糖尿病饮食简便计算法,比较简便、直观,糖尿病患者可以在家里自己掌握,现已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推广。我国各地区可以根据当地的饮食习惯和主副食品的营养成分,制定糖尿病食物交换表。该法通常将糖尿病患者常用食物分成6大类。

第一类: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谷类食物。该类食物包括谷类、点心类、薯类及粉条、粉丝等含淀粉的食物。每交换单位谷类可提供能量377 kJ(90 kcal),蛋白质2 g,脂肪0.5 g,碳水化合物19 g,根茎类一律以可食部计算。等值谷类交换表如表8-3所示。

表8-3 等值谷类交换表

第二类:富含矿物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蔬菜类食物。每交换单位蔬菜类可提供能量335 kJ(80 kcal),蛋白质5 g,碳水化合物15 g。每份重量为可食部,按规定可互换任何一种食品。等值蔬菜类交换表如表8-4所示。

表8-4 等值蔬菜类交换表

第三类:含矿物质、维生素和果糖的水果类食物。每交换单位水果类可提供能量377 kJ(90 kcal),蛋白质1 g,碳水化合物21 g。每份重量为市售部分,按规定量可互换任何一种食品。等值水果类交换表如表8-5所示。

表8-5 等值水果类交换表

第四类:富含蛋白质的瘦肉类,包括畜肉类、禽肉类、水产类、鱼类、蛋类及部分豆制品类。每交换单位瘦肉类可提供能量335 kJ(80 kcal),蛋白质9 g,脂肪5 g,除鸭蛋为市售重量,其余均为可食部,按规定量可互换任何一种食品。等值瘦肉类交换表如表8-6所示。

表8-6 等值瘦肉类交换表

第五类:含有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豆乳类,包括乳类和豆浆等。每交换单位豆乳类可提供能量335 kJ(80 kcal),蛋白质4 g,脂肪5 g,碳水化合物6 g,按规定量可互换任何一种食品。其中,豆浆是指黄豆重量1份加水8份浸泡、磨浆、过滤、煮沸而得的饮品。等值豆乳类交换表如表8-7所示。

表8 7 等值豆乳类交换表

第六类:提供脂肪的油脂类,包括烹调用油和某些含脂肪丰富的硬果类食物。每交换单位油脂类可提供能量335 kJ(80 kcal),脂肪9 g,按规定量可互换任何一种食品。等值油脂类交换表如表8-8所示。

表8-8 等值油脂类交换表

根据食物交换份制作糖尿病患者食谱时,首先要根据体型、劳动强度和标准体重计算出每天所需的能量(kcal),然后再将能量除以每份90 kcal计算出每天所需的食物交换份,再根据表8-9确定每日不同类别食物的交换份数,选择不同类别的食物,建议同时结合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在此基础上,通过同类食物等份数互换,配出能量适宜、不同种类食物比例合理、品种丰富的食谱。

表8-9 不同能量的糖尿病饮食食物分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