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做大做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
专题01 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地位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丰富内涵及其在新闻舆论工作中的地位?
2.如何准确认识马克思新闻观在新时代中国的创新发展?
3.如何理解新形势下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
专题02 以媒体深度融合建设新型主流媒体
1.如何理解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传媒业的新发展?
2.如何理解从“媒介融合”到“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转变的深刻含义?
3.如何理解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必要性?
4.如何让互联网由“最大变量”转化为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专题03 提升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能力水平
1.如何理解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2.当前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建设面临哪些挑战?
3.如何提升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专题04 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1.为什么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2.“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面临哪些现实困境?
3.如何更好地做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4.新时代环境下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面临哪些新的要求?
5.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如何提升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
专题05 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1.社会学中关于“共同体”理论的一般认识。
2.如何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可能的?
3.如何从跨文化的角度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价值?
专题06 深刻反思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问题
1.如何认识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在西方新闻传媒业中的地位?
2.西方语境下的“新闻专业主义”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3.如何看待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在当前所面临的困境?
4.如何看待“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本土的传播?
第二章 数字时代的媒介技术与传播伦理
专题01 媒介技术跃迁及对其伦理思考
1.技术是中性的吗?传统研究中关于技术伦理的观点有哪些?
2.如何看待技术中性论取向所掩盖的更深层次方面的问题?
3.如何看待“技术决定论”及数字时代的技术崇拜问题?
4.如何看待“技术乐观主义”?
5.如何看待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崇拜”现象?
6.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广泛应用后带来的伦理问题?
专题02 数字媒体时代的数字鸿沟问题
1.如何看待数字技术治理中的“数字鸿沟”问题?
2.何谓“数字弱势群体”?其表现形态和产生原因如何?
3.何谓“数字鸿沟”?新媒体技术的普及会否缩小“数字鸿沟”?
4.为什么说新媒体的代际使用差异再生产了“代际数字鸿沟”?
5.如何看待后疫情时代老年群体在使用健康码等方面面临的困境?
6.如何看待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代表的风险感知中的代际冲突问题?
专题03 注意力稀缺时代的个性化推送
1.如何理解互联网时代“信息过载”与“注意力稀缺”的矛盾?
2.算法推荐新闻是在何背景下产生的?有何存在的必要性?
3.如何看待算法推荐机制对新闻内容生产带来的影响?
4.如何看待算法推荐对新闻舆论产生的影响?
5.如何看待算法推荐引发的负面问题?
6.如何理解算法推荐新闻中用户的“使用与满足”机制?
专题04 新技术的“茧房”效应与圈群化
1.何谓“信息茧房”?它是如何形成的?
2.如何解决“信息茧房”问题?如何看待解决方案本身的有效性?
3.如何看待互联网中舆论的圈层化问题?
专题05 数字时代的数字劳工何以可能
1.如何理解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劳工”现象?
2.数字劳工反映出数字媒体时代何种社会问题?
3.如何看待媒介产业中的“数字劳工”现象?
4.如何看待作为“产销合一者”和“玩工”的字幕组及网游玩家?
专题06 数字互联网时代的隐私权问题
1.何谓互联网时代的“数据隐私权”?数据隐私权由哪些构成?
2.如何看待互联网时代关于隐私保护是否可行的不同争论?
3.如何明确个人信息处理的原则及信息处理者的责任?
4.在万物皆可数据化的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如何加强隐私保护?
5.我国现行的有关数字隐私权的法律有哪些?
6.如何看待“为了更好的服务,需要让渡更多的隐私”这种观点?
7.什么是互联网空间中的“被遗忘权”?它适应哪种情形?
8.如何看待个性化广告推送中的伦理问题?
专题07 数字互联网背景下的数据安全
1.如何看待数据安全立法的必要性?
2.如何提升数据安全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3.如何看待平台型经济对数据资源的垄断?
4.如何看待“大数据杀熟”现象?
5.如何看待近年来时有发生的规模化数据泄露案例?
专题08 平台媒体与平台生态系统治理
第三章 互联网视听文化的发展及问题治理
专题01 短视频的传播生态与技术伦理
1.如何理解短视频的媒介形态属性及其特点?
2.如何理解短视频技术引发的传播生态和传播秩序的变革?
3.短视频个性化内容供需机制是否带来社会及交往的原子化?
4.个体化、个人化、个性化和后台性的内容会否消解公共空间的公共性?
专题02 短视频的场景应用及传播实践
1.如何理解短视频的发展背景和应用现状?
2.如何看待视频化时代新闻、知识和思想的“降维传播”?
3.如何看待主流媒体在严肃议题中的短视频应用?
4.如何理解短视频对“数字弱势群体”网络参与的赋能?
专题03 短视频发展中的“瓶颈”及其治理
1.如何看待数字互联网背景下的“视频上访”现象?
2.如何看待网络短视频对信息传播与舆论秩序的影响?
3.网络短视频侵权的主要类型和主要治理举措有哪些?
4.如何看待短视频广告中存在的侵权问题?
专题04 网络直播与直播文化的社会影响
1.如何看待网络直播与传统的电视直播的差异性?
2.如何看待网络直播的文化功能及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3.热点话题讨论:网络直播能否实现对弱势群体的赋权?
4.如何看待网络直播作为媒介化的力量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专题05 网络直播中的“网红”与网红经济
1.网络直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如何开展规范治理?
2.如何看待隔离经济下的“直播带货”现象?
3.如何看待数字网络空间中“吃播”文化现象的兴起和社会影响?
4.如何看待网络空间中的“流量网红”在热点新闻中的角色?
专题06 视听媒介与传统文化的再生产
1.如何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互联网时代语境中的价值?
2.如何看待互联网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播特征?
3.互联网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播面临哪些困境?
4.互联网时代应如何提升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
5.网络时代何以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6.如何看待传统文化传播中所蕴含的媒介仪式观?
第四章 风险常态化背景下的传播秩序与风险沟通
专题01 媒介化社会的风险感知与风险沟通
1.为何要强化风险事件中的信息沟通?
2.如何评价不同类型的风险沟通模式?
3.如何理解“技术对社会风险的感知放大”?
4.如何对待灾难事件发生后的“信息过载”问题?
5.如何看待媒介化进程对风险传播的影响?
6.如何看待风险沟通过程中规范传播与表达自由的关系?
7.如何认识社交媒体时代风险沟通的挑战?
8.如何建构应急状态下理想的信息传播秩序?
专题02 应急状态下的危机管理与危机公关
专题03 数字媒体时代的健康信息传播
1.如何从整体上理解疫情防控信息传播的要求?
2.如何看待数字媒体环境下疫情防控信息传播面临的挑战?
3.如何增强数字媒体时代疫情类科普信息的传播效果?
4.在老龄化社会与媒介化社会叠加的背景下,如何做好健康传播?
5.如何看待垂直领域自媒体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6.如何看待社会化媒体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作用机制?
7.如何看待行业自媒体对疫情防控舆论秩序带来的挑战?
专题04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信息疫情问题
1.何谓“信息疫情”?如何看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信息疫情?
2.“信息疫情”对疫情防控带来哪些影响?
3.“信息疫情”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4.如何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信息疫情”问题?
5.国内外有哪些应对“信息疫情”的经验、机制?
专题05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信息传播秩序
专题06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政府信息公开
专题07 疫情防控中的正能量新闻的传播
专题08 涉洪涉汛类议题中的新闻与舆论
专题09 突发事件中的信息公开与新闻发布
专题10 灾难事件中的新闻传播与舆论问题
1.灾难新闻事件该如何报道?有何具体的报道要求和传播规范?
2.如何看待灾难新闻事件中出现的煽情新闻?
3.何谓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信息孤岛”,它是如何产生的,应如何解决?
4.互联网背景下灾难事件的报道和传播存在哪些问题?
5.如何运用新技术赋能灾难事件的新闻报道?
第五章 数字时代的流行文化与文化消费
专题01 消费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消费
专题02 网络流行热词中的传播学问题
1.如何理解网络流行语现象?
2.如何理解网络流行语的语言特征?
3.如何看待网络流行语对社会现实的塑造作用?
4.如何看待网络流行语制造的交流区隔?
5.如何理解“网络流行语是网民的狂欢”这个观点?
6.如何看待网络流行语在新闻事件中的作用?
专题03 网络文学的生产、消费与传播
专题04 网络游戏:灵魂在场与身体缺席
专题05 数字互联网时代的泛娱乐化思潮
第六章 中国互联网语境下的青年亚文化
专题01 文化研究学派关于亚文化的基础理论
专题02 粉丝、“粉丝文化”与“粉丝政治”现象
专题03 网络低欲望文化:从“佛系”到“躺平”
专题04 网络流行文化:从“表情包”到“二次元”
专题05 流行文化中的隐蔽角落:“祖安文化”
专题06 朋友圈符号操纵的艺术:“晒”文化
第七章 新闻传媒实践中的伦理法治与规范
专题01 涉法涉诉新闻报道的规范要求
专题02 新闻与传播实践中的侵权行为
专题03 新闻报道中的道德与伦理问题
第八章 面向数字互联网时代的传媒实践转型
专题01 人工智能在新闻传媒实践中的应用
专题02 数字互联网时代的县级融媒体建设
专题03 新闻传播中非虚构写作的应用问题
专题04 精确新闻报道的高级形态:数据新闻
专题05 新闻业务变革中的“中央厨房”模式
专题06 数字媒体时代乡村传播的创新发展
专题07 社交媒体在新闻舆论中的应用思考
专题08 区块链技术在新闻传媒业中的应用
专题09 建设性新闻:起源、发展与应用
专题10 众筹新闻:何以可能及何以不能
第九章 媒介化社会的舆论环境与舆论治理…
专题01 构筑健康清朗舆论生态
1.何谓“舆论”及“网络舆论”?为什么要重视网络舆论?
2.舆论是如何形成的?它有哪些具体的特点?
3.何谓“舆论引导”?为什么要进行舆论引导?
4.互联网和新媒体出现后我国的舆论生态发生了哪些变化?
5.网络舆论表达和网络空间秩序建设中有哪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6.何谓“两个舆论场”?应作如何评价?
7.如何加强互联网中不同舆论场、不同舆论圈群的沟通对话?
专题02 强化网络空间舆论治理
专题03 舆论监督与批评性报道
1.如何看待新媒体环境下舆论监督的特点?
2.新媒介环境下的舆论监督存在哪些具体问题?
3.如何看待舆论监督类报道中的“烂尾新闻”现象?
4.如何看待新闻媒体在“典型报道”中的“选择性关注”?
5.如何看待超级“网络大 V”在舆论监督中的角色?
6.如何看待网络舆论中的“键盘侠”现象?
专题04 “后真相”时代的新闻业
1.什么是“后真相”?中西语境下的“后真相”有何差异?
2.“后真相”环境下的新闻舆论有何特征?
3.新闻舆论中的“后真相”危机是如何产生的?
4.“后真相”为新闻舆论带来哪些挑战?
5.“后真相”时代背景下,新闻业如何塑造社会信任?
专题05 网络舆情与舆情的治理
1.何谓“舆情”?“舆情”与“舆论”有何差异?
2.现代社会中的网络舆情是如何产生的?
3.网络舆情演化有哪些规律性?
4.如何看待舆情管理中“网络删帖”现象?
5.互联网时代和媒介化社会应树立何种舆情治理思维?
6.舆情治理过程中有哪些常见的思维和工作误区?
专题06 互联网中的谣言及治理
专题07 网络空间的媒介化抗争
专题08 新媒体与数字知识传播
专题09 互联网时代的数字民主
专题10 互联网时代的公益传播
第十章 全球化及逆全球化时代的跨文化传播
专题01 国家形象建构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专题02 对全球化及逆全球化思潮的思考
专题03 跨文化传播中的经典理论梳理
专题04 全球化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
第十一章 影视文化与传播
专题01 影视文化理论
专题02 政论专题电影
专题03 影视作品出海
专题04 宫斗剧的反思
专题05 天价片酬反思
第十二章 媒介学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透视
专题01 媒介与性别
专题02 媒体人类学
专题03 媒介记忆论
专题04 媒介认同论
专题05 媒介化理论
专题06 媒介可供性
专题07 可见性理论
专题08 具身性传播
专题09 计算传播学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