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新形势下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媒介是社会的镜鉴,是进步的引擎,中国的传媒事业应该不断根据历史环境、时代任务的变化而及时做出调整,以更好地承担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
(1)在复杂国内外环境下认识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在国际形势方面,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日渐壮大,但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状况尤其是文化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等威胁依然存在。在国内局势方面,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均取得重大成绩,但发展的不均衡、不充分状况已经显现,表现在普遍焦虑的社会心态、观念思想的多元交锋等。在媒介环境变化方面,新媒体的强势发展和传统媒体日渐式微构成了主流思想的生存环境,以“三微一端”等为代表的新媒体不断抢占话语高地,主流声音备受挑战。
(2)准确理解新环境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在2016年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在2018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3)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闻舆论工作的指导地位。贯彻落实好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任务,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需要始终坚定人民立场,坚持党性原则和人民立场的统一,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走群众路线,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生产出能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新闻产品;始终跟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的进程,服务中心工作,以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人民利益为出发点,服从于党和国家的重要路线方针政策,服务于不同时期的建设、改革任务要求,正确处理好主流与支流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