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真相”环境下的新闻舆论有何特征?

2.“后真相”环境下的新闻舆论有何特征?

(1)用情绪化的表达建构事实:“后真相”表现为事实让位于情绪、理性让位于偏见、客观让位于主观的一种状况,它直接颠覆了传统的新闻报道和舆论生成中事实决定真相的基本规律。(2)舆论表达中的群体极化:“后真相”语境下的舆论表达表现为一种强调主观感受和去中心化、去权威性狂欢的集体非理性,通过以社交媒体为主的信息传播平台,借用、挪移、拼接和篡改碎片化的事实,达到用主观偏好定义甚至重构事实以服务于自身诉求的目的。(3)对事实真相挖掘的浅层化:“后真相”时代的来临与深度调查、深度报道等严肃新闻的缺失有关,“后真相”同样预示着在社交媒体时代新闻报道在建构真相时存在的客观性、深度性和公信力的缺失等问题。(4)社交媒体的狂欢:权力、资本和受众对社交媒体的严重依赖是“后真相”的一个结果,也是“后真相”时代的重要表现,社交媒体作为非专业性的信息传播平台已经开始取代严肃的新闻媒体,严肃新闻话题的报道存在去中介化的严峻问题。(5)舆论表达中的民粹主义倾向:在“先有观点再有事实,让事实为观点服务”的运作逻辑下,对大众情绪和偏见的无条件迎合,甚至用包装、拼接、篡改的事实刺激大众的情绪从而构筑舆论倾向是“后真相”时代的常用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