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主流媒体在严肃议题中的短视频应用?

3.如何看待主流媒体在严肃议题中的短视频应用?

近年来,短视频也被广泛运用到主流媒体的传播实践中。一些中央级和地方级的主流媒体不断开通短视频平台的传播账号,在一些重大、重要、严肃的时政、民生和热点类议题中活跃表达观点、积极传播阐释,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导向作用。(1)延展了主流话语的传播空间。短视频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重要的信息传播载体和信息获取通道。在重大、重要和严肃新闻议题的传播与解读过程中,主流媒体是引导舆论、弥合分歧、澄清误解、凝聚共识的“定海神针”,主流媒体进驻短视频平台有助于拓展主流话语的传播空间、构筑基于新媒体的主流话语传播矩阵、丰富主流话语的传播形式,进而增强主流话语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和公信力。(2)强化了短视频平台的合法性。短视频平台通过规则设计和资源倾斜对主流声音和权威话语的传播提供支持,体现出一种“以主流化追求合法化”的生存策略,通过把自身发展融入政策和制度环境的做法,主动对接国家政策需求,积极推动主流内容传播,在客观上增强了商业互联网平台的公共属性,实现了商业利益驱动与公共利益至上的兼顾。(3)彰显短视频平台的公共服务属性。短视频平台不仅具有传播资讯、娱乐大众的功能,同时具有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国家政策的可能性;在国家政策的倡导、规范、约束机制下,短视频平台的资讯、娱乐、服务、商业功能摆脱了资本利益至上的设计规则,实现了短视频平台的商业利益需求和社会对短视频的公共责任期待的动态平衡。

案例6 疫情防控期间《新闻联播》主播的短视频发布

案例简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央视《新闻联播》主播借助短视频抖音、快手平台持续发布关于疫情防控形势相关短视频,其“该高大上绝不低姿态,该接地气也绝不端架子”的风格获得网民的好评。其灵活多样的叙事风格,贴近民生百姓的话语基调,不仅在短视频平台上获得广泛关注,更成为微信朋友圈及中老年互联网群组中被高频分享的内容。

案例分析:(1)案例背景:短视频已成为现今新媒体时代重要的信息传播载体,凭借其内容的丰富性、多元化契合了网络用户不同层面的信息需求,契合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内容消费的视频化趋势,为互联网4G、5G 技术的普及和推进提供了技术层面的支撑,电视媒体的受众正向互联网迁移,以央视为代表的主流媒体不断探索契合互联网传播规律的做法、机制,实现互联网时代的变革与创新。(2)传播策略:释放出电视媒体主动拥抱互联网,借用最新传播方式、传播技术建构新型互联网传播阵地的积极信号,有效确保权威声音能够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地拓展至互联网空间,同时在内容呈现和话语表达方式方面也更接地气,能有效覆盖网络视频的精准受众。(3)网络逻辑:“主播说联播”等案例表明主流舆论机构的“网络在场”,即让传播机构成为网络结构中的重要节点,并将主流媒体上的语言和话语形态转化为网络语言和网络形态,推动了电视媒体以教化、宣传为特征的话语转向日常化和平民化,也使这些内容更加可观、可感、可读、可亲近。(4)案例启发:主流媒体要建设新型的互联网平台,除了建立新的平台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一方面要遵循网络社会逻辑,让发声者成为网络社会中的节点;另一方面要实现话语和修辞方式的网络化,即借用网络语言进行网络表达。简言之,网络逻辑即“网络在场+ 网络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