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舆论”及“网络舆论”?为什么要重视网络舆论?

1.何谓“舆论”及“网络舆论”?为什么要重视网络舆论?

“舆论”在古代称为“舆诵”,有时也称为“公意”,即公众关于公共事务和公共话题的意见,具体指社会或社会群体中的大多数人对于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所普遍关心的某一有争议的问题的共同意见,形成舆论的三要素是公众、问题、意见;而“网络舆论”则是指网民在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自己对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的共同意见,这种意见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倾向性。(1)舆论及网络舆论具有支配民众认知、情感和行动的力量。舆论反映了人心的向背,马克思把舆论看作一种“普遍的、隐蔽的和强制的力量”。公众以媒介为平台对某些公共事务发表意见可以形成某种具有示范性、引领性、约束性和道德性的力量,对社会各类行动主体的认知、情感和行动产生权威性和无形的约束力。(2)透过舆论及网络舆论可以广泛了解社会民众意见。舆论是公共空间的空开表达,具有反映民情、表达民意、体现民心的作用,同时它对社会具有监督和调节功能。观测和研究舆论可以更好地倾听民意,了解民众对国家治理、社会服务各项举措及各类社会公共议题中的态度、情感、倾向、诉求及监督建议,可以更好地服务治国理政。(3)重视网络舆论是走好网络群众路线的方式。网络舆论是网民借助实名或匿名化的平台进行的意见的公开表达,借助便捷化的网络信息传播通道,民众意见表达的门槛低、意愿强,其内容指向多涉及重要民生问题和社会热点话题,认识舆论的功能、特性,掌握舆论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可以更好地反映和引导舆论,使问题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当民众的意见表达渠道不断迁移至互联网空间后,关注网络舆论就成为走好网络群众路线、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