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网络短视频对信息传播与舆论秩序的影响?
在短视频成为民众获取信息、分享知识、进行娱乐的重要方式之后,短视频在内容建设、平台秩序等方面涌现出的问题也备受关注,有观察者甚至将短视频称为“流量高地、道德洼地”,这一形象的比喻也预示着短视频在内容规范管理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1)正视短视频对信息传播秩序带来的不良影响。网络短视频、网络直播等领域的乱象近年来较为集中,从国家有关部门开展的集中整治行动可以看出,较多体现在以“色、丑、怪、假、俗、赌”等为代表的违法违规内容,以及各类功能失范、“网红乱象”、打赏失度、违规赢利、恶意营销等突出问题。这类问题对于网络空间秩序维系、网络文化事业发展、网络用户使用体验、社会道德文化观念等各个方面都带来深刻的负面影响。同时,网络短视频及网络直播等视听文化平台也是各类社会热点事件重要的讨论场域,各类谣言、流言等问题也严重危害了网络空间中的舆论秩序,对冲了严肃议题的传播效果,稀释了权威声音的引导力和公信力。
(2)短视频乱象的根源是资本对利益的过度追求。除却恶意编造的网络谣言之外,多数以“色、丑、怪、假、俗、赌”为特征的网络直播和网络短视频与平台方、内容生产者以获取流量为目标的经营思路有关,在“流量—资本”的转化机制下,收益是平台方、广告主和内容生产主体的最大追求,资本和平台以流量为中心,制造了以迎合、取悦受众为方式的内容供需机制,通过隐蔽的算法黑箱和精准推荐构筑了“流量就是收益”的盈利模式,一旦监管缺位,平台就将这种模式嵌入内容生产、流量分配、流量变现的所有环节,推动着各类反主流、反传统和猎奇性内容的加速传播。
(3)加强网络短视频治理需要实现两个效益兼顾。加强网络短视频和网络直播领域的治理,需要从整体上建构科学、有效的治理制度和治理机制,将以网络视频为中心的各类行动者视为平等的、负有责任的主体,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且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方式加强对网络短视频等公共空间的治理。通过类似于网络治理行动等方式有助于形成警示效果,从短期内清除互联网空间中的有害内容,但从长期来看,构筑基于多主体共同参与的长效治理机制,将治理思维全方位、全过程融入互联网文化建设和发展实践才是可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