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崇拜”现象?
2025年10月24日
5.如何看待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崇拜”现象?
数据崇拜表现为一种数据至上主义的立场和倾向,该观点认为,数据是人类重要的资源,在人类克服了记忆遗忘这一难题之后,大量累积的数据将会推动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变革,在此认识的基础上也延伸出来“万物皆数”“数即万物”等观点。(1)理论缘起:对数据的崇拜源于人类对遗忘的恐惧以及对克服遗忘恐惧技术的追捧。进入信息社会之后,大规模的数据储存及积累为人类解决遗忘恐惧、探索新知等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帮助。此外,数据的商业化应用以及新闻生产领域对新闻客观性的质疑等都是推动数据崇拜的原因。(2)具体表现:在大数据成为“热词”之后,“小样本不足以说明问题”“样本一大就灵”“大数据带来了研究范式/新闻生产的革命”等观点不断涌现,尽管要充分认识到大数据在新闻报道和学术研究领域所开创的新方法与新领域,但不能将大数据神化,数据新闻不能取代传统的新闻报道,大数据研究也不能取代此前的抽样调查。(3)批判分析:数据理性适用于人与物的关系,价值理性适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数据及技术崇拜暗含了对人的价值、尊严及主体性的剥夺,将导致人际交往、社会行为、情感偏好、社会事实等一切事物或现象的数据化或物化。尽管大数据技术带来了若干可能性,但数据仅仅表现为一种计量理性,仅是人类社会无数面孔中的一种形态,不能将数据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