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两个舆论场”?应作如何评价?

6.何谓“两个舆论场”?应作如何评价?

根据南振中的介绍,“两个舆论场”指的是这样一种现象,即“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两个并不完全重叠的‘舆论场’:一个是主流媒体着力营造的‘媒体舆论场’;另一个是人民群众议论纷纷的‘口头舆论场’”,在南振中看来,“两个舆论场”指的是“主流媒体舆论同人民群众口头舆论脱节的现象” [1]。南振中提出该问题的目的是要让新闻舆论工作“把体现党的意志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力求缩短新闻报道同人民群众的距离”。(1)观念变化:原本表示“群众口头议论和媒体报道脱节”的一种形象化的术语在社交媒体时代被转化为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即官方舆论场是党报、党刊等代表公权力和国家意志的党政机构、知识精英所建构的舆论集群,民间舆论场是普通大众在日常生活中根据自身所处阶层、人际关系网络、生活经验和利益诉求形成的舆论集群。(2)观念讨论:“两个舆论场”是非学术性的概念,并非源自互联网语境,而是媒体从业者改进党报、党刊报道作风的一种自我审视,但在互联网尤其是BBS 及此后的社交媒体时代,该概念被知识群体挪用为从学术的角度描述和解释中国舆论生态的一种视角。(3)观点反思:“两个舆论场”的表述存在争议,原因在于:第一,在中国语境下,党报、党刊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就决定了主流舆论代表群众利益、反映群众呼声的属性,因而主流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从本质上是一致的、统一的;第二,南振中提出这一概念的目的不是夸大或制造不同平台所存在的声音的对立,而恰恰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站在如何让党报、党刊更好地服务群众、反映群众呼声的立场上对改进记者作风、报道文风提出的一种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