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信息茧房”?它是如何形成的?
2025年10月24日
1.何谓“信息茧房”?它是如何形成的?
美国学者桑斯坦在其代表作《网络共和国》《信息乌托邦》中,均提到“信息茧房”(information cocoons)及“个人日报”等术语,并将其视为对个性化的新闻传播的一种批评。桑斯坦认为,在信息传播中,因公众自身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公众只注意和选择使自己愉悦的信息,网络用户一旦形成了这种阅读习惯,就会使自己的兴趣局限于特定领域,对该领域的信息、话题极为熟悉且这一兴趣越来越稳固,而对其他领域的信息缺乏关照,最终会使用户的注意力及兴趣锁定在较小范围内。(1)“回音室”效应:桑斯坦认为,活跃的网络用户发布的观点吸引大量的同质化的人关注,由于群体压力的作用,这些群体只关心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只相信自己所认为的真相,只秉持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对不同的观点和态度持严厉拒斥的态度,最终以集体抱团的方式形成“沉默的螺旋”消解差异化声音,放大自己的声音。(2)“个人日报”:桑斯坦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信息的剧增,用户能够在海量的信息中随意选择自己关注的话题,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定制报纸和杂志,每个人都拥有为自己量身定制一份“个人日报”的可能。这种“个人日报”式的信息选择会导致“信息茧房”的形成;长期处于过度的自主选择中,用户就失去了解不同事物的能力和接触机会,不知不觉间为自己制造了一个“信息茧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