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椎间盘

一、椎间盘

腰部椎间盘有5个(图1-2),相邻腰椎椎体之间均有椎间盘的连接,腰骶椎间盘(L5~S1)连接腰5椎体和骶骨。椎间盘由纤维环、髓核、透明软骨终板和Sharpey纤维组成。纤维环由坚韧的纤维组织环绕而成;髓核在腰部位于椎间盘中心的稍后方,外观呈半透明的凝胶状,主要由软骨基质和胶原纤维组成;透明软骨终板是椎体的上下软骨面,构成椎体的上下界,与相邻椎体分开。成人椎间盘几乎无血管,仅纤维环周围有来自节段性动脉分支的小血管穿入,多在椎间盘的前后缘。椎间盘的神经分布与血管相似,在纤维环的周边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其深部、软骨板和髓核内无神经纤维,椎间盘的前部和两侧接受窦椎神经的纤维。

图1-2 腰椎间盘及关节突关节

腰椎间盘的大小及形态与相邻椎体的横断面基本相似,髓核位于中央偏后。正常健康年轻人腰部椎间盘几近椭圆形,上腰椎椎间盘后缘稍凹,下腰椎椎间盘平直或稍凸,而老年人其后缘均稍凸,可能是退行性变的结果。未退变的椎间盘在较大压应力的作用下,可向其上、下椎体表面突出,在经腰椎的上下面的横断面上,椎体的后部出现一个或两个圆形椎间盘压迹,Ramirez称此征象为“猫头鹰眼征”,该变化在X线片上即Schmorl结节。

正常成人平均腰椎间盘的厚度约为9mm,腰椎间盘前厚后薄,因而构成了腰椎的生理前凸。腰椎间盘的厚度影响腰椎间孔的大小,有研究发现椎间盘高度≤3mm时,下腰椎的椎间孔狭窄发生率较高。当L4~5和L5~S1椎间盘退变,椎间盘高度丢失和椎间盘突出或膨出会使椎间孔狭窄,从而增大了L4和L5神经根对压迫的易感性,产生神经根压迫症状,出现神经根性疼痛。

腰椎间盘的功能包括:保持脊柱的高度;连接椎间盘的上下两椎体;使脊柱有一定的活动度;使椎体表面承受相同的压力;对纵向负荷起缓冲作用;保持椎间孔的大小;维持脊柱的生理曲度。椎间盘通过固定相邻的椎体稳定脊柱并维持其排列,允许椎骨间的相互运动,同时吸收加载到脊柱上的载荷和能量。腰椎间盘与其周围组织如脊神经有紧密的联系,椎间盘突出或退行性变可继发周围组织的病理变化,引起腰腿痛。脊柱腰段运动幅度大,腰椎间盘突出以L5~S1和L4~5最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