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

第三节 磁共振成像

20世纪80年代,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开始用于临床,具有非侵入性、无放射性、三维成像能力、组织分辨能力好和多平面扫描不会产生影像衰变的优点,因而发展迅速。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MRI不但能发现突出的髓核,而且对椎间盘的生化状态亦可有所了解。矢状面图像上,可以显示与椎管造影同样的表现,而MRI的各个方面的扫描能力是椎管造影和CT都不及的。MRI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符合率在82.6%~90.3%。但是其断层厚度一般为8mm,不如X线、CT精细,有些微小病变可漏诊,骨皮质及钙化灶无信号,显示不良,且其成像时间长不利于危重症、急症患者及带有有金属内固定、起搏器的患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