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疗机制
2025年08月10日
一、治疗机制
髓核为胶冻样的物质,由蛋白多糖和含少量胶原的细胞间质构成。木瓜凝乳蛋白酶是一种蛋白分解酶,主要作用于髓核中连接长链黏多糖的非胶原蛋白质,使黏液蛋白发生去聚合作用,从而能迅速减少髓核黏稠度,而对纤维环不发生作用。蛋白多糖带负电荷,木瓜凝乳蛋白酶带正电荷。当髓核内注入木瓜凝乳蛋白酶后两者彼此吸引,酶即将黏多糖从蛋白多糖中裂解,使髓核中水分释放,髓核脱水萎缩。
胶原在髓核排列成松散的网状,构成髓核的框架,主要用于保持髓核凝胶状的稳定性。胶原酶能对胶原纤维选择性地专一水解,并不损伤临近结构,使之分解为脯氨酸、羟脯氨酸等氨基酸,被血浆中和吸收。失去胶原框架的髓核组织,抗皱缩能力明显下降,蛋白多糖从椎间盘中逸去,从而使突出髓核组织萎缩,软化和吸收。
臭氧的作用机制则是:臭氧具有不稳定特性和很强的氧化能力,它可以破坏髓核组织中的纤维组织,使其萎缩、干涸;另外,它对神经和神经根周围产生的炎性组织液和致痛物质有分解、中和作用;它还能引起局部的血管扩张,达到促进突出椎间盘周围无菌性炎症吸收的作用;此外,臭氧还可抑制髓核中具有免疫源性的多糖蛋白和蛋白质与神经根接触后引起的免疫性炎症反应。
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许多患者需要采用臭氧与胶原酶联合治疗。胶原酶能特异地溶解胶原蛋白,其主要作用是溶解纤维环;而臭氧主要氧化分解髓核内蛋白质、多糖大分子聚合物,其作用主要是针对髓核。因此,在治疗原理上臭氧与胶原酶联合可发挥各自的优点,提高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