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经络辨证

二、经络辨证

众所周知,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指下腰椎,尤其是L4~5、L5~S1、L3~4的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组织突出、压迫和刺激相应水平的一侧和双侧坐骨神经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多表现为腰痛、坐骨神经痛、麻木、下肢发凉,甚至间歇性跛行、肌肉麻痹,其经络分布主要与督脉、任脉和足太阳经、足少阴经,甚至与足厥阴经有关。

《素问·骨空论》:“督脉者……贯脊,”且是“与太阳起于……侠脊抵腰中,入循膂”。

《灵枢·经脉》:“督脉之别……侠膂上项……入贯膂。”

《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侠脊抵腰中,入循膂……其支者,从腰中,下侠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侠脊内。”

《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贯脊。”

《灵枢·经脉》:“足少阴之别……外贯腰脊。”

《灵枢·经别》:“足少阴之正……当十四椎出属带脉。”

《灵枢·五音五味》:“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脊里。”

足太阳、少阴经“是动则病”分别见有:《灵枢·经脉》“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腨如裂,是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背、腰、尻、腘、腨、脚皆痛,小指不用”和“是主肾所生病者,……脊、股内后廉痛”,足少阴络脉“其病:虚则腰痛”。

而足厥阴经“是动则病”见有:《灵枢·经脉》“腰痛不可以俯仰”。

足少阴经筋病候也分别见有:《灵枢·经筋》:“故阳病者腰反折,不能俯;阴病者,不能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