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危险因素
1.退变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是腰椎间盘突出的根本原因。椎间盘的生理退变从20岁即开始,30岁时退变已很明显。长期慢性损伤可促使腰椎间盘发生退变。腰椎间盘的退变主要表现在:软骨终板的生长层消失,关节层逐渐钙化;髓核逐渐脱水纤维化,由胶胨状变成纤维软骨组织,以适应逐渐增加的体重和外力作用;纤维环胶原纤维增粗,出现裂隙并逐渐增宽,压应力和旋转应力的反复叠加可造成纤维环撕裂,发生髓核突出。若腰椎间盘已出现明显的退行性变,日常生活中的一个轻微动作即可发生椎间盘突出。
2.职业 腰椎间盘突出有明显的职业特性。暴露于反复举重物、垂直震动(如汽车司机、摩托车骑手)、扭转职业的人,长期弯腰工作者,尤其是蹲位或坐位如铸工和伏案工作者,长期的累积性损伤,使腰椎间盘发生退变,因此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高。此外,腰扭伤、急性腰扭伤也是腰椎间盘突出的危险因素。
3.心理因素 长期厌烦、焦虑或紧张,有恐惧心理的人群,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概率高。如A型性格的人,总要使自己努力完成更重更多的工作,所以椎间盘承受的压应力和剪切应力大,发生椎间盘突出的概率高,易产生腰痛。
4.医源性损伤 诊断性治疗、腰椎管内穿刺和腰椎管内麻醉误伤椎间盘及其周围组织,也可增加椎间盘突出的危险性。
5.体育活动 很多体育活动,如跳高、跳远,高山滑雪、体操、足球运动、掷铁饼、铅球等,能使椎间盘在瞬间受到巨大的压应力和旋转应力,增加纤维环受损的可能性,从而增加腰椎间盘突出的可能性。
6.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后,在典型症状出现的前驱期可有病毒血症,或由此继发的发热、周身不适、肌痛或腰背痛。能够导致腰背痛的病毒有:人类疱疹病毒、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反转录病毒等。病毒感染后,可侵犯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头痛、腰背痛、周身无力及神经损害症状;某些病毒感染可引起一过性或永久性免疫抑制,一方面可导致其他种类的病毒感染诱发腰背痛,另一方面,增加了细菌感染的机会,引起脊柱炎症;病毒可侵犯腰椎小关节,引起小关节炎症导致腰背痛。
7.环境和疾病 寒冷、吸烟、酗酒、腹肌无力、肥胖、糖尿病、多产妇和某些不良站姿及坐姿,都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危险因素。寒冷和潮湿,易引起腰背肌肉和筋膜的痉挛,毛细血管收缩,局部组织血液供应不足;淋巴液回流受阻,代谢产物堆积,致痛物质增加,产生疼痛。糖尿病影响椎间盘组织的代谢,加速其退变。妊娠期间子宫增大,腰椎代偿性前凸,腰椎间盘的剪切应力和压应力增加,且骨盆和腰椎韧带松弛,易造成椎间盘突出和侧隐窝狭窄,压迫和刺激腰神经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