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五、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一)疼痛

以盘内注射者居多,注射后出现腰臀部疼痛,疼痛常比注射前更剧烈,一般注射后1~6h开始疼痛,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一旦发生术后疼痛,轻者可口服止痛药,重者肌内注入止痛药,必要时行硬脊膜外阻滞或留管。

(二)过敏反应

胶原酶是一种异体蛋白生物制剂,理论上有发生过敏反应的可能,轻微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荨麻疹、低热等已有报道,发生率低,有自限性,无需处理而自愈。过敏性休克尚无报道,但不可忽视,注射后2h内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血压、脉搏等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三)脊柱失稳性腰背痛

椎间盘内注射者可见,多与治疗后椎间盘应力改变、肌肉松弛、椎体间不协调等因素有关,离床活动时,应避免坐位、急转身、扭腰动作,可行牵引理疗,围腰支持。加强腰背肌、腹肌锻炼,恢复期休息不应少于3个月。

(四)神经损伤

胶原酶接触脊神经后对神经有无损害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因为无论椎间盘内或椎间盘外注射胶原酶均存在该酶和脊神经接触的可能性。临床已有报道有神经损伤合并症,多数为进针过程中直接损伤神经而并非由胶原酶所致。尽管如此,穿刺及操作时仍需仔细和慎重。

(五)椎间隙感染

发生率0.05%,应严格无菌操作,术前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一旦发生应采用正规抗生素治疗,腰部制动。

(六)椎间隙变窄

表现为继发性椎间孔或椎管狭窄,椎间盘内注射可见。由于纤维环溶解,椎间隙高度下降所致。预防措施为椎间盘内注射剂量不易过大,药物分解吸收期以卧床为主,恢复期逐渐进行腰背肌锻炼,逐渐适应生活和工作。

(七)臭氧治疗的“反跳”反应

臭氧治疗1~2周后,因髓核组织变性、坏死,进而水肿,引起椎间盘内压力暂时性升高,症状“反跳”,严重者需行腰椎间盘“开窗”减压治疗。有文献报道这种“反跳”反应可持续15~30d,发生率高达23%。

总之,髓核溶解疗法损伤小、安全性大、并发症少,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治疗方法。目前多采用胶原蛋白酶或胶原酶联合臭氧溶核术,其选择性好,不损伤髓核组织,且过敏反应更低,临床上已取代木瓜凝乳蛋白酶。此外,还有学者应用臭氧联合射频热凝术或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其他研制中的化学溶核药物尚有金属蛋白酶、软骨素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