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腰部肌肉的退行性变
一般情况下,后方背伸肌群的肌力大于前方腹屈肌群,只有二者保持一定的比例才能保持腰椎的生理曲度。研究表明,自青年后随年龄的增长,背伸肌群肌力逐渐下降。当女性40~49岁,男性50~59岁,肌力下降到最大值的1/2,到70岁后,下降到原肌力的1/4,导致维持脊柱生理曲度的伸肌和屈肌之间的比例失衡,腰段脊柱的肌源性稳定性下降。所以,中年以后,腰椎生理性前凸减小、变平,此时椎体前方负荷增加,椎体前缘骨质增生,而后方小关节张力增加,黄韧带肥厚,椎间盘受力不均退变加速。
下腰痛大多数发作是与腰部软组织的长期使用,过度疲劳有关。患者由于疼痛而产生的肌肉反射性抑制,以及患者由于活动受限,导致较长时间的肌肉静力性负荷不足及运动缺乏,引起肌肉不同程度的失用性萎缩,从而使稳定系统发生病理学改变,进一步引起腰椎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