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关节的功能解剖及生物力学

一、小关节的功能解剖及生物力学

脊柱运动环节的后部要素就是构成椎弓的部件:椎弓根、椎弓板、椎间关节以及棘突和横突。棘突、横突、副突和乳突是肌肉附着点的作用力杠杆。腰椎段起作用的每一块肌肉都是附着于运动环节后部组件的某处。腰椎小关节由上一腰椎的下关节突与下一腰椎的上关节突组成,上关节位于前外侧,环抱下关节突。婴儿时,关节面方向近乎冠状,随后由于重力的作用,外侧缘渐渐向矢状方向发展,关节面与横截面成直角。小关节囊主要位于关节突的后外侧,而前外侧的关节囊大部分由黄韧带代替,关节囊的最内层为滑膜,滑膜组织向关节间隙内突出形成皱裂。

腰椎小关节对脊柱活动起控制作用,腰椎关节面与横截面成90°,与冠状面成45°,允许做屈伸和侧屈运动,但旋转活动度很小。对运动节段不同结构的抗扭转作用进行的比较研究发现,椎间盘和前纵韧带、后纵韧带与两侧小关节及其关节囊韧带的抗扭转作用相等,各占45%,剩余10%的抗扭转强度由棘间韧带承担。小关节对腰椎的稳定性起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椎间盘损伤时更是这样,小关节和椎弓都具有重要的抗剪切能力,在椎弓不连或关节突损伤时,椎体即有向前滑移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