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针

三、水针

又称“穴位注射”,是选用中草药和(或)西药注入相应腧穴的一种疗法,基层最为实用。但医师必须对腰骶部解剖,尤其是局部神经解剖有充分的了解。常用于坐骨神经痛。

(一)常用药物

常用中草药制剂,见表13-1,常用西药,见表13-2。

表13-1 常用中草药制剂表

表13-2 常用西药表

1.以神经根痛为主伴麻木者 选用2%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2~4ml,加以维生素B1注射液50~100mg,维生素B12注射液100~250μg,或川芎注射液2ml。

2.以剧烈的神经根痛为主者 选用2%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2~4ml,加以泼尼松龙混悬液1~2ml,或草乌注射液0.5ml。

3.以麻木为主者 选用维生素B1注射液50~100mg,维生素B12注射液100~250μg或甲钴胺注射液0.5mg或腺苷钴胺注射液0.5~1mg,或复方丹参注射液2~4ml。

(二)操作方法

首先让患者选择舒适体位,一般以侧卧位为宜。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我们体会糖尿病患者常用的一次性胰岛素皮下注射器及其针头最为合适,抽取0.5~1ml药液。在穴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右手持注射器对准穴位,常根据针灸治疗时的处方原则进行辨证选穴、或选取阳性反应点、腰椎间盘突出症也可将药物注入到神经根附近,快速刺入皮下,然后缓慢推进,至穴位要求相应深度后产生“得气”感应,回抽无血,便可将药液注入;若回抽有血,必须进一步调整针刺方向或重新进针,直至合适位置,回抽无血,方可将药液注入,切不可匆匆注射;注射时,可由深至浅,边推药液边退针,或将注射针头向多方向注射,但切记每一个方向均需在抵达最大合适深度后,重新回抽无血,方可将药液注入,切不可匆匆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