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腰椎管狭窄症
1.分类 ①按照来源可分为先天发育性和继发性两大类,继发性又分退变性、创伤性和医源性。在临床上腰椎管狭窄症的发生往往是先天性和继发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在椎管已有发育性狭小的基础上,又因退变增生或其他因素导致椎管进一步狭小,压迫了位于椎管中的马尾神经产生症状。②按照位置可分为中央椎管狭窄和腰椎侧隐窝狭窄。
2.病理学表现 ①中央椎管狭窄多发生在腰4、腰5节段,可为一个椎骨,也可为多个椎骨。病理形态表现为椎弓根短,关节突肥大内聚,椎管矢状径短小,也可由黄韧带肥厚及椎间盘退变膨隆引起。②腰椎侧隐窝狭窄中央椎管呈三叶草形,侧隐窝较深,前后径小,椎间盘膨出、退变、钙化,椎体后上缘增生,椎间隙变窄,上关节突上移,峡部裂增生、纤维化(图6-3),神经根周围间隙变小。
图6-3 腰椎管狭窄症
3.临床表现 临床上除少数先天性椎管狭窄外,大多发生于中年人以上者,男多于女。主要症状是长期反复腰痛,腿痛,间歇性跛行,腰痛常诉为下腰及骶部,疼痛性质为酸痛或灼痛,有的可放射到大腿外侧或前方等处,多为双侧,可左右腿交替出现症状。站立行走时重,坐位或侧卧屈髋时轻。行走时出现下肢疼痛麻木,行走距离越远症状越重,休息后症状减轻或消失,骑自行车无妨碍。病情严重者,可引起尿急或排尿困难。检查时多数病例阳性体征较少,重者可见脊柱变平,脊柱后伸时可出现下肢痛麻,较重者可出现受累神经支配区感觉、运动障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4.辅助检查 ①X线平片:可见腰椎诸骨退行性改变,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小关节肥大,关节间距缩小,中矢径缩小;②CT:测量椎管矢状径<9mm,并且能明确是主椎管狭窄或是侧隐窝狭窄或者二者同时存在。
根据腰、腿痛、间歇性跛行,腰部后伸疼痛,主诉症状较多而客观检查阳性体征较少,一般可做出诊断。症状轻者可采用非手术治疗;对非手术治疗无效,经常发作、已影响工作及日常生活者,间歇性跛行重者可行手术治疗。